旧版回顾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 正文

贵州理工学院2018年人才引进公告
来源: 发布日期:2017-12-29 浏览次数:

 

一、单位简介

贵州理工学院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教育部、贵州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应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对理工类应用型人才之需,于2011年7月启动创建,2012年3月教育部批准筹建,2013年4月18日教育部正式批准,在原贵州工学院、贵州工业大学校址设立的一所以工学为主体,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公办理工类省属普通本科院校。2016年4月起,正式获批留学生招收资格。2017年1月获批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学校地处祖国西南的避暑之都—贵州贵阳,拥有两个校区。主校区坐落于贵阳西南阿哈湖畔的蔡家关,占地866.7亩,学习生活环境优雅,教学科研设施完善;新校区坐落于贵安新区大学城,占地约1800亩,第一期工程正在建设中。现有教职工817人。其中,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省核心专家1人,省管专家5人,黔灵学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1人,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3人,省教学名师4人,省优秀教师4人;正高职称59人(其中二级教授2人,三级教授7人),副高职称256人;博士208人,硕士426人。

学校本着“高起点、开放式”的办学理念和“立足贵州、辐射全国”的服务面向定位,秉承“知行至善、厚积薄发”的校训和“夯实基础、提升能力、保障质量、培育特色”的办学思路,主动适应国家及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坚持“人才培养是根本、学科建设是龙头、队伍建设是关键、体制机制改革是动力”,走“特色创校、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科技强校”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以学生学习成效为导向的工程教育模式,注重学生创新创业素养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为社会培养“强责任、精技术、善管理、重实践、求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校设置15个学院,3个基础教学部门,24个本科专业,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11869人。拥有多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省级特色培育专业、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省级创新创业中心。“材料科学与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获批为省级重点学科;“矿产普查与勘探”“管理科学与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获批为省级重点支持学科;“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获批为省级特色重点培育学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化学工艺”获批为省级重点支持培育学科等;并按照“学科—专业—平台—团队”一体化建设思路,重点打造“大数据科学与技术”“新材料开发与利用”“航空宇航与智能制造”3大优势特色学科群。已经获批了“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学团队”和“航空新材料与焊接技术”省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获批了“重金属原位调控与生态修复创新团队”“智能优化与数据挖掘团队”“隐伏矿床勘测团队”等贵州省普通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团队;“贵州省绿色过程工程人才基地”被中共贵州省委组织部批准为省级人才基地。

学校获批成立了贵州省“互联网+”产业技术研究院、贵州省智慧旅游产业发展研究院、贵州省大健康医药产业技术研究院;获批建设了国家级众创空间“健康智造众创空间”和贵州省“贵州理工学院院士工作站”“贵州省特种功能材料2011协同创新中心”“贵州省电力大数据重点实验室”“贵州省轻金属材料制备技术重点实验室”;获批立项建设了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磷煤资源清洁高效利用特色重点实验室”“氟硅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大数据工程研究中心”;高质量建设了“高密度科学与工程计算研究院”“分析测试中心”两大公共科研平台;“工程训练中心”被列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贵州工业发展研究中心”被列为贵州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面向未来,贵州理工学院立足贵州省发展主基调、主战略的需求和人民群众对加快发展的新期待,继续发扬“时不我待、只争朝夕、艰苦创业”的办学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感恩奋进,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广聚人才,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办学治校,以严谨求实的校风教书育人,努力建设西部一流、人民满意的高水平理工大学,为实现贵州与全国同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二、招聘计划和待遇

我校2018年度拟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限博士或正高级职称人才),全年实施,招满为止。招聘人数、招聘条件和相关待遇详见《贵州理工学院2018年人才引进办法》(附件1)和《贵州理工学院2018人才引进计划表》(附件2)。

三、招聘程序和办法

(一)信息发布平台

1.贵州理工学院网站(http://www.git.edu.cn)主页“通知公告”栏目,常年置顶。

2.贵州理工学院人事处网站(http://rsc.git.edu.cn/,“高层次人才引进”栏目)。

(二)招聘程序

1.报名。新引进人才填写《贵州理工学院引进人才工作计划表》(附件3)、《贵州理工学院2018年人才引进审批表》(附件4)、《贵州理工学院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学科带头人申请表》(附件5)以及相关材料,并发送电子邮件至贵州理工学院人事处邮箱,由人事处进行资格审查。应聘人员需提供的材料为:(1)个人简历(包括自高中开始至今的学习经历、工作经历、教学科研经历和获奖情况);(2)应届毕业生提供学校核发的毕业生就业推荐表,其他应聘人员提供最高学历、学位、职称等证书复印件。留学归国人员须提供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如暂未取得,报名时可以我国驻外使馆开具的《留学回国人员证明》复印件替代);国内毕业生毕业证、学位证须经教育部认证;(3)近五年内代表性论文著作、科研经历、获奖及被SCI、EI、SSCI等收录和引用证明文件或复印件;(4)身份证复印件、户籍证明或户口本复印件。

2.面试考察评议。新引进人才填写《贵州理工学院2018年人才引进审批表》、《贵州理工学院2018年引进人才工作计划表》、《贵州理工学院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学科带头人申请表》以及相关证明材料。用人单位根据人事处、发展规划与对外合作处的意见,按照本办法和《贵州理工学院学科群召集人、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中青年学术骨干遴选与考核管理办法》(贵理工发〔2014〕137号),组织本单位教授委员会并汇同学校指派的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对拟引进人才进行面试考察和评议。评议内容包括:被考察人的教育教学能力、学风道德、学术水平、科研能力、学术贡献和学术影响等。用人单位根据评议情况集体研究后,确定拟引进人选及拟引进的人才层次和等级,并建议聘任为学科群召集人、一级学科带头人、二级学科带头人、学科方向学术带头人、中青年学术骨干、团队成员等学术岗位的具体意见。

3.用人单位将拟引进人选材料报人事处。材料包括:(1)《贵州理工学院2018年引进人才审批表》;(2)《贵州理工学院2018年引进人才工作计划表》;(3)《贵州理工学院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学科带头人申请表》;(4)拟引进人选学历、学位、职称证书复印件和获奖及专利情况的证明复印件等,并由审核人在复印件上签字,同时加盖单位公章;(5)面试材料以及“是否引进”、“作为哪个层次哪个等级引进”、“拟聘任学科群召集人、一级学科带头人、二级学科带头人、学科方向学术带头人、中青年学术骨干、团队成员等哪个学术岗位”的具体意见,加盖单位公章。

4.组织审核。人事处根据学校人才引进计划,会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对拟引进人选进行心理测试;会同发展规划与对外合作处对用人单位推荐的拟引进人选材料进行审核,研究提出“是否引进”、“作为哪个层次哪个等级引进”及“拟聘任学科群召集人、一级学科带头人、二级学科带头人、学科方向学术带头人、中青年学术骨干、团队成员等哪个学术岗位”的具体意见,报分管人事工作的校领导审定。根据工作需要,学校可委托校学术委员会对拟引进人才的学术水平、学风道德等进行再评议,评议结果作为人才层次划分、拟聘任学术岗位的依据。

5.学校审批。分管人事工作的校领导对人事处、发展规划与对外合作处提出的人才引进意见以及拟聘任的学术岗位进行审定后,由人事处将审定结果报学校党委研究,一事一议。

6.办理引进手续。计划引进人才的人事档案转入学校后,由人事处负责按程序报上级主管和职能部门办理引进人才的聘用手续或调动手续。

四、相关事项说明

1.应聘人员对招聘公告本身或在指定网站公布的相关信息有异议的,可在公布之日起5日内向贵州理工学院人事处反映,以便及时纠正。

2.应聘者应对自己所填报资料的真实性负责,诚实应聘。对伪造、涂改证件、证明,或以其它不正当手段获取应聘资格、面试考察评议过程中作弊等违反公开招聘纪律的应聘人员,将取消应聘资格。对已聘人员,一经查实,即予解除聘用合同。

五、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贵阳市云岩区蔡关路1号贵州理工学院人事处,邮政编码:550003

联系人:张老师胡老师

电话:0851-88211169 0851-88211227

电子邮件:gzlgrsc@126.com

附件:

1.贵州理工学院2018年人才引进办法

2.贵州理工学院2018年人才引进计划表

3.贵州理工学院2018年人才引进审批表

4.贵州理工学院2018年引进人才工作计划表

5.贵州理工学院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学科带头人申请表

6.贵州理工学院学科群召集人、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中青年学术骨干遴选与考核管理办法

7.贵州理工学院配偶安置办法

8.贵州理工学院高层次人才服务协议

9.贵州理工学院高层次人才安家费发放及考核办法

贵州理工学院

2017年12月29日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贵州省教育厅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 中国-东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 中国大学生在线

©贵州理工学院版权所有     地址:贵州省贵安新区党武镇博士路 
邮编:550003    邮箱:git@git.edu.cn     ICP备案号:黔ICP备13005433号-1
电话:0851-88121166   传真:88121166网站地图   网站隐私安全说明 网站版权声明  电子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