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航空航天工程学院 林冠军、刘松/文 林冠军/图)林冠军,男,贵州毕节人,1997年出生,2017年考入贵州理工学院,在校期间积极带领同学参加各类竞赛活动,并担任班级心里委员,主动为同学排忧解难,多次荣获校级、区级、省部级比赛奖项,2019年应征入伍,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66028部队。
新兵期间训练刻苦、表现积极,被选中参加体能科目比武,以全营第一的成绩获该年优秀新兵。列兵一年里,由于连队指导员长时间不在位,连长忙于军事训练,导致连队政治工作滞后,林冠军充分发挥了自己大学生士兵的优势,主动申请担任连队新闻报道员和政治教员,负责连队新闻报道和思想教育工作,本分的工作认真干,别人不愿意干的工作抢着干,履职尽责,踏实肯干,毫无怨言,以老黄牛的精神得到了战友们的一致认可,将连队政治工作做得有声有色。
2020年、2021年通过层层筛选考核,被选入执行“国际军事比赛-2020”、“国际军事比赛-2021”保障任务,担任该比赛“军械能手赛场”、“安全环境赛场”赛事导播,利用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学习技能提高本领,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因考虑战时需求,中央军委组织建立战时某特殊课目训练体系。林冠军所在单位为该课目第一试点,因工作出色,林冠军被推荐参加旅第一批课目教练员集训,而后进行该课目的考核比武,最终荣获第二名。后负责所属单位该课目教练员的培训考核工作,获“优秀教练员”一次。2020年因综合表现突出,重大任务完成情况较好,荣立三等功一次。
2021年林冠军因参与400米障碍训练,不慎从高板摔落,入院手术治疗。手术后尚未痊愈便提出归队申请,回到岗位继续工作,一如既往。后因身体原因选择退伍回到母校继续完成学业。
个人感悟
我叫林冠军,还真是人如其名,“零冠军”,从小到大就没得过,但是我觉得我的名字还有另外一层含义,那就是“冠以军人之名”。还记得大一刚入学时,我和很多同学一样,感到非常迷茫甚至过得有点抑郁,特别是大一第一个学期,每天熬夜打游戏,上课经常迟到睡觉,那时候也没有疫情,比较贪玩,只要没课想去哪玩就去哪玩,第一学期就挂科挂掉了7个学分。后面想清楚一个道理:“人总是得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的,我不能大学四年都这么堕落下去”,到第二学期我开始认真学习,虽然接受能力比较差,但是首先要保证不挂科,一有可以报名参与的竞赛,我都会积极去参加,哪怕时结果不如意,我觉得也没有关系,因为我觉得那就是锻炼自己的最好的平台,付出总是会有收获的。
大二那年,我决定报名去当兵,好好磨炼一下自己。之前一直感觉有学校、老师、辅导员约束着非常不自在,这也苦那也苦,这也枯燥那也枯燥,直到去了部队以后我才发现,读书是再轻松不过的事了。我总想着能够成为电影电影中满是光环和荣誉的兵哥哥,但理想和现实却有着天壤之别。每天五点半准时起床叠被子整内务,按时洗漱训练吃饭就寝,就连上厕所的时间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什么徒手洗便池、泔水桶捞馒头这些真算是家常便饭了,特别是到新疆执行任务的那段时间,才真正理解吃苦的含义。
那边全是沙漠戈壁,没有植被也没有建筑,睡觉要么就是帐篷要么就挖个坑,反正第二天起来脸上只要有孔的地方都会被黄沙塞满,白天要顶着三四十度的太阳跑武装,晚上顶着零下十几度的月亮站着岗。
人们总说当兵后悔两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但我觉得即使我当了我也不后悔,反而很荣幸,因为这两年不仅让我有了一个健康的体魄,更让我学到了很多老师、学校教不会我的东西,这也算是我人生中最引以为豪的一段经历。
当兵不算是吃苦,算是砺炼,我觉得真正的“吃苦”是自己无法适应自己所处的环境和所做的事情。作为一名军人,“吃苦”就是责任,不然还谈什么保家卫国;作为一名学生,“吃苦”就是本分,不然还谈什么学以致用。
回来以后我受聘成为大学生国防教育协会宣传部部长,一边认真上课学好专业知识完成学习任务,一边协助武装部老师开展征兵工作,我不会想着去改变环境,而是想该怎样去适应环境,正确找准自己的定位,做一些符合自己身份的事情,让自己的每一天都过得充实。我的身份就是学生,学习就是我的第一任务,不管是专业知识还是课外知识,想学什么就立即行动,不懂的就请教老师和同学,我一直坚信勤能补拙和脚踏实地,学习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学习,没有什么精彩和不精彩,做最好的自己就够了,用实际行动诠释“退役不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