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教书育人 用心做好老师
——在第31届教师节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党委书记 曾羽
老师们、同志们:
大家晚上好!
在这金秋送爽、花好月圆的美丽夜晚,我们又迎来了第31个教师节。在这里,我代表学校对新入职的老师表示热烈的欢迎,对获得表彰的师德标兵、教学名师、教学竞赛获奖者表示祝贺,对工作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各个岗位上的老师和同志们表示节日的慰问!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作出决议,将每年9月10日定为教师节。教师节的设立,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及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教师的尊重。教师,是人类知识的传授者,是人文精神的传播者,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工作作出了深刻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强调广大教师要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牢固树立改革创新意识,踊跃投身教育创新实践。习总书记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那么,怎么成为一名好老师呢?习总书记说,第一,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老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要责任。正确的理想信念是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不能想象一个没有正确理想信念的人能够成为好老师。这就是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三个自信。第二,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老师是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第三,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第四,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教育是一项“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好老师应该是仁师,没有爱心的人不可能成为好老师。好老师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通过爱,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教育事业崇高而伟大,教师职业神圣而荣光。对我们这所建校时间尚短的西部高校来说,好老师更显得弥足珍贵。忘不了筹建期间我们共同奋斗、战胜困难的每个精彩瞬间;忘不了大项活动时分工合作、并肩战斗的身影;忘不了课题申报、专项攻坚时亮彻通宵的灯光;忘不了三尺讲台上孜孜不倦、传道授业的声音;忘不了辅导员、班主任言传身教、苦口婆心的教诲......为了学校的发展,大家献计献策,奋发有为,用爱去唤醒爱,用心去交换心。站在这里,我越来越清晰地感觉到:我们理工这个团队越来越精诚团结,越来越奋发有为。在分享喜悦的同时,我由衷地感谢我们的老师、同志们做出的努力和贡献,感谢大家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高尚道德情操和可贵精神。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我们这所学校,正是应贵州省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之需而设立的,是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工业人才的重要渠道。她的诞生,寄托了贵州省委省政府“后发赶超”发展贵州经济的决心,寄托了贵州省人民实现全面小康、共同富裕的期盼,寄托了贵州学子走出山区、为国家、为人民、为社会贡献力量的希望。然而,当前学校底子薄、基础弱,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工科人才的任务又十分艰巨,就更需要一大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教好书、育好人,为学校的建设发展无私奉献,为贵州省经济社会的发展无私奉献。在这里,我想对我们的老师、同志们讲几点意见。
一是希望我们的老师和同志们做到心中有教。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播也相继成为了高校的重要职能。但在2012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巩固本科教学基础地位。把本科教学作为高校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领导精力、师资力量、资源配置、经费安排和工作评价都要体现以教学为中心。要把教授为本科生上课作为基本制度,将承担本科教学任务作为教授聘用的基本条件,让最优秀教师为本科一年级学生上课。《意见》中将高校的教学从若干个重要职能中凸显出来。所以,我们的老师和同志们,要做到心中有教,就是要始终把教学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传道、授业、解惑,这是古人对为师之道的精辟解答,历经千年流传至今,足见其生命力。教师,最核心价值还是教书育人,做知识的传递者、独立思想的培育者,我们的每一个教师理应把教学视为自己的重要职责,用心为学生上好每一堂课。
二是希望我们的老师和同志们做到心中有畏。君子之心,常怀敬畏。敬畏既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信念。古人云:“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人一旦没有敬畏之心,往往就会肆无忌惮,为所欲为,甚至无法无天。作为高校教师,心中有畏,坦言之,就是敬畏学术和讲台,切莫误人子弟。
敬畏学术,就是要不断钻研学科课程业务,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以渊博的知识结构、精湛的教学技艺和独到的见识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需要。积极学习和实践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科学研究理论,和学生一起分享最新最前沿的优秀成果。
敬畏讲台是做为一名优秀教师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最基本的素质。唯有敬畏讲台,才能在每一次讲台上斟字酌句,惜言如金,精讲多练,用激情感染激情,用智慧点燃智慧;才能在授课中应充分展现语言艺术、肢体艺术、媒体艺术和心灵艺术,充分应用手、脚、腰、身、课件、板书、网络,用“眼眸传神”掌控课堂,达到教与学的“心有灵犀”;才能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整理出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过去青年老师在入职之初讲课的机会甚少,而今新进教师一开始工作就要上讲台,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国家级教学名师万后芬教授特别强调上课前要有准备,课前认真充分的准备,是很多老教授们共通的地方,很值得我们学习。三尺讲台,学问深厚。我们要潜心思考、推敲,如何把这堂课讲好。
三是希望我们的老师和同志们做到心中有学。“此生有涯,此学无涯”。在现代社会中,停滞不前、抱残守缺、凭借经验,都不能适应现代教师职业的要求,我们必须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不断丰富知识,不断地发展自己,不断更新观念。国家新一轮教育综合改革和学校内涵发展、转型发展,给我们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提出了新的挑战,展示了新的空间,教师职业专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更是对我们职业态度、教育能力、知识结构的严峻考验。有道是“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希望理工的每一位老师,都能努力成就“大学无涯”的追求,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自觉克服浮躁功利、吃喝玩乐、贪图享受等不良风气,静下心来学多一点、学深一点、学好一点,使自己多一点书香气、多一点书生气、多一点书剑气,真正成为一名有学养的教师。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充实、提高自己,跟上日新月异的改革形势。
四是希望我们的老师和同志们做到心中有爱。只有热爱,才会全身心投入;只有热爱,才能不断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把握教育真谛;只有热爱,才能担负起培育新时代人才的重任。只有在爱的基础上,教师才会投入他的全部力量,才会把他的青春、智慧,无怨无悔地献给孩子们,献给教育事业。心中有爱,这个爱一是对教师职业的热爱;一个不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人,很难想象他在这一领域会取得什么成就。同样,一个不热爱教师这个岗位的从教者,要想培养一批优秀人才,也只是痴人说梦话而已。所以,希望我们的教师做一名热爱自己工作的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备好课,教好书,育好人。二是对学生的热爱。温家宝总理讲过,无论是做教师,还是做人,都应该有一颗同情心、一颗爱心。同情和爱心是道德的基础。教师的爱心,是激励学生成长、学习的催化剂,更是一颗种子,播撒、扎根在每个学生的心中。真诚地爱学生,从心底里热爱学生,才能关心学生,才能因材施教,把教学工作做到点子上,实现教学相长。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我们的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让我们一起携起手来,以诲人不倦、孜孜以求的敬业精神,以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以一丝不苟、严谨务实的教学态度,以持之以恒、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以淡泊名利、忘我无私的奉献精神,立德树人、教书育人,勤奋务实、创新求实,共同谋划学校建设发展的新蓝图,为“西部一流人民满意的高水平理工大学”做出应有的贡献!
最后,再一次向全校教职工致以节日的祝贺。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