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协同育人大平台 助力融合发展大跨越
贵州理工学院着力推动中国-东盟高校全球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2018中国-东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第二届年会——全球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校长论坛圆满举行

本网讯(党委宣传部 巫敏/文 陈智海 邹坤 秦志颖/图)7月26日,由贵州理工学院主办,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中国-东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昆明理工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协办的第十一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期“中国—东盟百名校长牵手未来系列活动”之“中国—东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第二届年会——全球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校长论坛”在交流周永久会址二楼红枫厅举行。本次论坛以“协同育人,融合发展——中国—东盟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索实践”为主题,旨在探索新形势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思路,“一带一路”背景下高等教育深化改革路径,共同推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贵州理工学院党委书记曾羽代表主办单位致辞,对参加本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及中国-东盟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校长论坛的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作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之一,贵州理工学院一直坚持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能力为核心,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为重点,大力推进创新创业工作。截止目前,学校参与了5届教育交流周活动,2017年主办了“中国—东盟百名校长牵手未来系列活动之中国—东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校长论坛”,服务国家外交大局、服务贵州教育国际化的能力日益增强。本次论坛的举行,为贵州理工学院提供了又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学校将围绕论坛的主题,进一步深化与东盟各国在教育、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共同探讨如何高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共享人才培养经验,共筑人文互通桥梁。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党总支副书记张玲、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高等教育与发展区域中心主任Chantavit Sujatanond、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秘书处主任虞苍璧分别致辞。
主旨发言环节,龙奋杰围绕“协同育人 融合发展—中国-东盟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索实践”的论坛主题,作题为《贵州理工学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主旨发言。从贵州理工学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理念及主体架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育实践、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显成效三个方面对学校着力探索与构建“培养面向未来、面向西部大开发、面向新经济的创新型人才”模式同与会人员作了交流分享。



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国际业务副院长Goh Chor Boon、合肥学院党委书记蔡敬民、马来西亚拉曼大学副校长NG SWEE CHIN、安徽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刘新跃、老挝国立大学副校长HOUNGPHET CHANTHAVONG、江苏大学校长副校长李洪波、马来西亚斯特亚大学副校长YEONG SIEW WEI、扬州大学副校长陈国宏、泰国商会大学中国国际学院副院长戴赜、常州大学副校长戴国洪 、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申小蓉等发言嘉宾围绕会议主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分享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经验,畅谈了“产教融合 融合发展——中国-东盟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有效做法,表达了进一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共建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的强烈愿望。

论坛闭幕环节上分别举行了中国-东盟大学生公益广告创意竞赛颁奖仪式、中国-东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揭牌仪式、中国-东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单位授牌仪式。
联盟理事长龙奋杰代表中国-东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贵州理工学院致闭幕辞。他表示,联盟将在资源共享平台建设、课程共建、合作办学、人才交流与培训、信息共享、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等方面开展密切合作,深入探索创新创业教育合作路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共同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年轻人才;以创新驱动发展,共同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教育合作。同时,贵州理工学院将紧抓机遇,在创新创业教育领域与大家开展务实合作,深化中国与联盟国内外高等院校间的交流合作,完善人才培养协同育人机制作出不懈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