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理,于此
陈星燃
八号公寓外的梧桐大道上几抹新绿随岁月辗转又现于世,粼粼龙池边花儿不让人察觉地将美与感动留在“工程师的摇篮”上空。恍惚之间,理工已走过了五个春秋,务实而勇进,从稚气的孩提到少年般的坚毅与蓬勃,成就斐然,拼搏依就。
2013年1月以98票的豪情通过教育部的考察评议,同年4月应运而生。年轻的理工有着辽远的展望,如就读其中踌躇满志的学子一般,欲于新时代展露锋芒,开辟新篇章。

我与理工好似有着微妙的情愫,不必言说的默契。我听闻,逸夫报告厅后门法国梧桐的絮语,厚重深沉;我瞥见,二教门口殷红花瓣飘零的姿态,沉默长情;我震颤,龙池随清风泛起涟漪的潋滟,波澜四起。喜欢理工清晨的素雅,从图书馆窗外看着往来的人群。理工的夜晚亦使我亲切,于操场上慢跑,与不同的人擦肩。这种在日常中真切的感受到理工与自己的成长,令我沉沦。
初至理工,迷茫困惑犹如理工新生之时,但渐渐如理工成长轨迹上的一个节点般,开始探索迷雾,步入未知,此为——漂泊期。我们迎着时代呼啸的风浪从“理想”花苞上坠落,开始飞扬,于世事之上,懵懂中渴望落于一隅生根绽放。那时的我,浑噩过,彳亍过,但心中的热忱却终究散去不了温度,依旧昭然若揭。我开始于运动会上与矫健的少年一同奔跑,于校刊上笨拙地述说自己的思考,向辽远的远方缓慢地移步。我与理工的故事便由此挥笔,成为了理工繁花上一条延伸的脉络,迎着明艳的鲜花蜿蜒向上。
漂泊后,终见远方,此时我们从想象的高空坠入现实的土壤,以自身做介质将豪情壮志转化,寻求绽放,此为——厚积期。回想我与理工的故事。想起了繁星下的操场,想起了旋转飞舞的制图工具,想起了学工楼清晰的往昔,留下了太多感动与回忆。时至今日,最为深刻的当属工程实训中心三楼那扇窗外从星辰斗转到破晓泛白、再到晚霞陆离的种种瑰丽转换。那是我参加贵州省机器人大赛的时光,步入陌生绝非口中几言那般轻松,这之后需要挥洒满腔热血和积蓄庞大的力量。往昔又开始踊跃,犹记得何雪老师和我们探讨方案,罗列组件,一次次尝试,分担挫败的苦涩,共享挑战的欣喜。刘平老师分析问题的专注神情依旧历历在目,那些真切的话语对我而后的岁月也是受益匪浅。回想那一次次和韩正功老师的思想碰撞仍是心潮澎湃,是师生亦是挚友,天马行空,无所不语。我和队友从零开始,迎难而上,高歌猛进。一如当今的理工年少模样,年轻,奋进,不问险阻,器宇轩昂。从一无所知到渐入佳境,我们完成了一个个转身,也许并不华丽但却庄严,肃穆,意义非凡。

通过预赛后的那晚,已烙印入我的灵魂,一个永恒的时刻。我们改进方案,优化程序不觉疲乏。星月高悬,何雪老师和刘平老师却一直不曾离开,如二十多天来一般,在我们身畔穷其知识和智慧提出意见,探讨问题。为我们买来食物,提来取暖器驱散贵阳冬日之严寒,一再劝说我们休息。看着他们布着血丝却温和的眼眸,那一刻,在距家524公里外我真切体会到了久违的温暖,一种前所未有的激昂与动容混杂的情愫,充斥在我身体里的每一寸地方。忽然之间,我仿佛看到理工经几年发展后携手并进的师生,那时我已有理由相信——理工因为他们的存在已经拥有了独特的内涵,成就理工梦的力量。窗外夜色无垠,远方是否有人知晓——在年轻的贵理工一间散发出暖色和煦光晕的房间里坚毅和感动在厚积升华。当工作完成已是黎明,我走到窗边看着朝阳从一教后面徐徐攀升,微斜的柏树,龙池的涟漪直至整个校园渐渐被映得极尽璀璨金黄。那一刻,我犹如新生,想高声疾呼,热泪在眼眶流转,灵魂几近冲破肉体的枷锁。一种心灵的蜕变在金黄的蔓延中悄无声息的发生了。忍受破晓前的前夜,敛去棱角,褪下锋芒,厚积薄发,理想终不会是隔岸相望幻灭的烟火,而如那落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石碑上的银杏,掷地有声。

厚积薄发,与荆棘共舞,同长夜齐歌,终破是非走马而出,环视周遭,笑靥如花,此般便是所求的最终境——绽放期。当于贵阳学院参加决赛时,偌大的场地,来自不同学校的少年,往来穿梭,行色匆忙,各种高新技术争奇斗艳。那一刻,觉得自己何其渺小,大千世界是何等斑斓。遥望漫无边际的天空,我们乃是其中浮现的一点,卑微又可爱。卑微的是宏观呈现,可爱的是那种不满足于卑微的执拗倔强。于我,贵州省尚且如此庞大。而于理工,欲成为整个西部,乃至全国一流高水平理工大学又是何等艰巨。但纵使不易,越是不断向前,年轻的理工在过去的五年于各大赛事上拼搏奋进捷报频传,用自己的方式展现着我理工精神和力量之所在。“理工梦”这个概念开始于我脑海之中翩飞浮现。想引用泰戈尔的一句话——“压迫着我的,到底是我想要外出的灵魂,还是那世界的灵魂,敲着我心的门,想要进来。”不论压迫自内还是自外,终究还是那颗不甘卑微的心。理工之梦,犹如风中之烛,以自身热忱对抗外界种种,承受痛苦,直面蜚语,“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厚积薄发,不卑不亢是理工之大勇。燃烧着,从未舍弃明日的曙光。追求着,活成想要的模样。虽然烈风呼啸,但心系梦想仍可有燎原之姿。此刻,我用颤抖的双手捧着起搏着的理工之梦思绪万千,金色的光辉照亮了我的脸庞,引我无尽思考和向往。于世间,该如何存在,又该如何抉择。远方的召唤飘渺起伏,始终存在。在心中兜转回响,难以释怀,其实心有多大,路才有多远。
2016年9月与理初次相见于此,相视一笑,犹如初见又似久别重逢。一路走来已是五百天有余,我品尝过孤独落寞的苦涩亦收获了成长感动的欢愉。理逐渐茁壮,陪伴依然,我与理同在,常伴左右。于此,遇见理,愿不相忘。
我沉醉于此,我蜕变于此,我展露锋芒,我焕发新生。
我蛰伏于此,我野望于此,我褪尽铅华,我凋零绽放。
于此,忘穿长夜。于此,昭昭盛阳。于此,共此灯烛光。
于此,与理,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