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贵州理工学院3位教师入选省级“金师”

2025年11月17日 09:32  点击:[]

贵州理工学院3位教师入选省级“金师”

近日,2025年贵州省普通本科高校“金师”(教学名师)评选结果正式公示,全省共87位教师获此殊荣。其中,贵州理工学院3位教师凭借深厚的教学积淀、突出的科研成果和扎实的育人成效成功入选!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三位“宝藏老师”,感受他们扎根讲台、深耕科研、潜心育人的教育初心与专业力量。

卢永仲:科研深耕者,育人引路人

作为贵州理工学院科技处副处长、博士、硕导,卢永仲老师的履历堪称“硬核”——既是泰国皇太后大学兼职博导,也是贵州省农业微生物全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省科技特派员。

在科研领域,他带领团队深耕西南真菌资源研究,累计采集标本超万份,突破性发现新科3个、新属30余个、新物种500余个,发表菌物新名称数量位居全国第13位、贵州首位,更成功入选2024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年度影响力榜单!团队分离纯化的4500余份菌株中,汇聚了全球60%的卷旋型丝孢真菌资源,为医药研发、农业生防及大健康产业储备了核心种质资源。

科研与育人并行,他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斩获贵州省青年科技奖、省自然科学二等奖等多项荣誉,发表SCI论文6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7件,还身兼多本期刊编委及审稿专家。育人路上,他指导学生参加“互联网+”“挑战杯”等高水平竞赛,拿下省部级以上奖项10余项,获评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优秀指导教师;作为贵州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他用“科研为民、育人兴邦”的实际行动,诠释了高校教师的责任与担当。

张志俊:深耕道桥领域,教学科研双开花

土木工程学院的张志俊教授,是西南交通大学博士、澳大利亚科廷大学访问学者,多年来深耕车轨桥耦合振动、环境振动及减振降噪领域,既是三尺讲台的教学骨干,也是科研一线的先锋力量。

教学中,她荣获贵州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新工科组三等奖,2024年获评学校“优秀教师”;指导学生屡创佳绩,拿下国家级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省级奖项4项,主持的大创项目获国家级、省级立项各1项。

科研上,2020年、2023年先后主持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以及多项省市级项目,以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10余篇被SCI、EI检索,出版学术专著1部,斩获7项软件著作权、2项发明专利和12项实用新型专利。更值得骄傲的是,她的部分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我国轨道交通的设计和建设中,让“纸上学问”转化为服务国家建设的“实际贡献”。

王致嫣:以教为责,以研赋能安全领域

矿业工程学院的王致嫣老师,是农工党党员、加拿大渥太华大学访问学者,更是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在安全科学与工程领域深耕不辍。

教学中,她屡获殊荣:斩获首届全国高校安全科学与工程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三等奖、贵州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优秀奖,2023年获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2024年主持的《消防工程》课程获评贵州省“金课”。这门精品课程不仅在新华网全国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资源服务平台展示,更在2024年全国安全科学与工程年会上向全国专家汇报,广受同行认可;她参编的“十三五”规划教材《安全工程导论》被22所高校采用,惠及万千学子。

育人路上,她用心浇灌成长,指导学生获贵州省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铜奖2项、校级竞赛奖项5项,主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3项(含国家级1项、省级6项);科研与实践中,她主持结题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省理论创新课题等多项项目,发表理论文章2篇,主持横向课题1项,还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省科技计划项目,用专业力量为安全领域的发展持续赋能。

                         

三位教师的入选,既是贵州理工学院师资队伍建设成效的生动缩影,更是他们多年来坚守教学一线、深耕科研领域、潜心立德树人的最好体现。未来,学校将继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以名师为引领,培育更多高素质教育工作者,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进步贡献更大力量!

一审:姚楠

二审:巫敏

三审:李朋


关闭当前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