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INSTITUTIONAL SETTING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易地扶贫搬迁产业调研专项社会实践活动(二十九)

2021年02月08日 16:19  点击:[]

“璞玉恒金”脱贫攻坚小分队在行动


编者按 :2021年寒假,校团委组织384名学生共计159支队伍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采用“就近就便、小型分散”的形式在家庭所在地附近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开展易地扶贫搬迁产业调研专项社会实践活动,为高质量推进全省后续扶持工作,聚理工青春之力,献青年之智,为我省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贡献青春力量。


为响应我校易地扶贫搬迁产业调研寒假专项活动,2021年1月24日至2月1日,由造价191李欣雨、赵云、陈亚翔及制药192冯金科组成,经济管理学院张翊老师担任指导老师的“璞玉恒金”脱贫攻坚小分队,前往贵阳市乌当区东风镇的云锦尚城易地扶贫安置点。刚进入小区,我们就看见老人在小广场上聊着家常,听见孩童嬉笑声,阳光倾洒在草地上,折射出生机的光芒,映衬扶贫的康庄大道,全面小康的未来景象。




根据社区负责人介绍,乌当区东风镇的云锦尚城扶贫安置点占地面积29.73亩,总投资1.47亿元,共修建14栋286套住房。总人口281户107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85户303人,残疾(含精神残疾) 91户113人,低保户64户176人,医保应保尽保。自2019年底从乌当区各个镇搬迁来,搬迁政策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方式为异地安置。

东风镇党委本着“有利于教育管理、有利于开展活动、有利于发挥作用”的原则,在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中,围绕搬迁群众就业、就学、就医等后续保障服务,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主心骨”作用,利用“社区+网格+楼栋”模式,确保党的工作全覆盖、无盲点。

(社区调研)

为解决居民就业问题,东风镇云锦尚城扶贫安置点中设有扶贫车间,扶贫车间作为产业扶贫的新兴模式,既为贫困人口在家门口就业提供了“蓄水池”,又为繁荣农村经济、促进乡村振兴输送了动力源,对兜牢民生底线具有重要意义。另外,有就业平台有专人定期为居民推荐岗位,有专业人员为居民进行技能培训,长期以往能够解决居民就业问题。第三,落实公益性岗位66人,扶贫专岗22人。截止目前,该社区已消除零就业家庭,保障居民能够安居乐业。



自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开展以来,东风镇云锦尚城扶贫安置点开启精细化管理,“保姆式”服务,并且居委会建立一户一档,掌握每家每户基本情况,为扶贫工作顺利展开打下结实的基础,扶贫并不只是生活问题,对于居民精神文明建设也要同步开展,做到生活品质和精神文明双满足,小区中文化建设氛围浓厚,周围都是各种各样的知识展板,每一面墙上也画着不同的道德品质以及我国的历史沿革。

(云锦尚城易地扶贫安置点社区环境)

这也是一个温馨的社区,有很多爱心企业进行帮扶,例如“家旺食品有限公司”为每一户赠送火炉,在凛冽的冬天里增添一丝暖意;东风镇支部“关爱新家人”小组及社会爱心人士帮扶困难居民;居委会中设有“幸福发展促进会”帮助居民解决“燃眉之急”。以此,鼓励居民自立自强,在相应政策的帮扶下,切实将“扶智”和“扶志”相结合,力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脱贫。

(入户访问居民)

团队成员还对安置点的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访谈、入户访问居民等方式,深入了解搬迁居民生产生活情况,广泛听取了搬迁居民意见和建议,为易地扶贫搬迁脱贫“后半篇文章”建言献策。

接下来,团队成员将在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上“发力”,帮助社区建立精神文明建设新媒体矩阵,给社区宣传工作提供新技术服务,引导居民崇尚科学、抑制迷信、移风易俗,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丰富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在脱贫攻坚中,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无数人为此努力,作为理工人,我们也会在助力脱贫攻坚战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关闭当前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