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INSTITUTIONAL SETTING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易地扶贫搬迁产业调研专项社会实践活动(六)

2021年01月26日 00:17  点击:[]

易地扶贫搬迁托起群众幸福生活的“安居梦”


编者按:2021年寒假,校团委组织384名学生共计159支队伍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采用“就近就便、小型分散”的形式在家庭所在地附近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开展易地扶贫搬迁产业调研专项社会实践活动,为高质量推进全省后续扶持工作,聚理工青春之力,献青年之智,为我省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贡献青春力量。


2021年1月11日,智电学院“添羽”小队成员抵达虾子镇清江路幸福小区安置点,来自智电学院电自181的丘家旺与朱睿斌两位同学,在程星晶老师指导下开展进行了专项社会调查。

(小区周围的环境)

(抵达幸福小区)



这一天我们计划对小区居民进行随机采访,幸福小区的大爷大妈们很热情积极地告诉了我们一些关于幸福小区安置点大概的扶贫情况,这使得我们对这个小区有了更多的了解。

通过交谈,我们得知,幸福小区的居民现在坐公交方便很多,买菜花费时间少很多,其中一名姓张的老人说他们以前为了赶场,要早上4点钟就要起来去坐车,不然来不及。现在交通便捷了,再也不用起早去赶场,出行方便了,居民们生活的更舒心了。

(小组成员朱睿斌正在与幸福小区的大爷大妈们进行采访)

(小区的娱乐设施)

(小区里面老年活动中心、派出所)

从基础设施来看,幸福小区比小区居民以前的居住环境好太多了,不用担心房子漏雨,不用走泥泞的路去种田,生病时不用再跑去很远的小诊所看病,买卖菜也只用走十几分钟的水泥路,有水有电有家具,幸福小区居民的幸福度大大提升了!

折袋子、粘胶水、压襟线、穿手提绳……,在新蒲新区虾子镇幸福小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扶贫包装车间里,30余名搬迁群众在各自负责的流水线上忙碌着。

(旗山社区居民住房)

(队员在车间门口)

(车间一角)

(车间简介)

为解决搬迁群众就近就业问题,积极推动搬迁群众就业致富,新蒲新区虾子镇幸福小区积极招商引资,与遵义虎彩包装有限公司合作建成扶贫车间,主要进行酒类包装盒、包装袋的加工组装。在新建的扶贫车间里,71岁的黄成容正一边给酒盒子穿手提绳,一边和裴老二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裴老二孩子要上学,父亲早年瘫痪在床,需要有人照顾,她在家操持家务,丈夫在外打工赚钱维持家用,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现在,裴老二把小孩送去幼儿园后,只需几分钟就能到车间上班,既能够照顾孩子和老人,又能挣挣钱补贴家用。说起现在的生活,裴老二满脸笑容,直夸党的扶贫政策好,为搬迁群众办实事。

(车间里折酒盒的裴老二)

(小队成员与管理人员们进行交谈)

(小队成员与管理人员张中徐进行交谈)

实践小队重点围绕就近就业情况展开调查,走访了许多当地居民。据了解,在当地居民中,一部分外出务工,一部分选择就近就业。

一位受访居民说:“以前找钱都得跑到省外去打工。现在好了,国家实施易地搬迁工作,不仅给了我们新房子住,还为我们提供了就业岗位,而且就在家附近,非常方便。”

自易地搬迁工作开展以来,社区迎来了426户1833名搬迁群众。针对就业问题,思南县在社区附近开办企业,让大家搬得出、稳得住、保就业、能致富。近年来,思南县打出易地扶贫搬迁、教育扶贫、产业扶贫的政策性“组合拳”,推进贫困人口脱贫摘帽,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由小见大,在脱贫攻坚工作上,贵州将全面落实中央各项有关政策方针,奋力开创易地扶贫搬迁的“贵州模式”。

小组将认真地继续进行调研,更为具体地了解情况,担起一个理工青年的责任

关闭当前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