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INSTITUTIONAL SETTING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易地扶贫搬迁产业调研专项社会实践活动(十八)

2021年02月03日 21:01  点击:[]

食药学院吉祥三宝团队出征


编者按 :2021年寒假,校团委组织384名学生共计159支队伍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采用“就近就便、小型分散”的形式在家庭所在地附近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开展易地扶贫搬迁产业调研专项社会实践活动,为高质量推进全省后续扶持工作,聚理工青春之力,献青年之智,为我省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贡献青春力量。


为响应校团委号召,在脱贫收官之际,我校组织师生代表实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调研了解贵州脱贫攻坚产业扶贫工作情况,了解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人员在安置点基本情况。通知下发伊始,由食药学院李菊,代瑜,付宇三位同学组成的“吉祥三宝”团队积极报名参与,谢述琼老师担任团队指导老师。



“吉祥三宝”社会实践小组从团队项目筹备开始,每一个成员各司其职,积极了解和学习脱贫攻坚的相关政策,确定实践地点并查阅当地易地扶贫安置点相关政策与背景。实践活动线上线下辅助完成。

1月10日,团队线上召开会议,此次调研由于多种因素,决定实践地点为毕节市大方县猫场碧脚村安置点(幸福二十村,幸福二十一村),并由李菊完成线下调研,整理调研资料,其余两名同学线上完成实践报告,撰写新闻稿。此次实践内容是通过实地调研,走访调查,对该安置点发展中遇到的瓶颈问题调查以及企业进一步扩大生产、吸纳更多搬迁安置点居民就业的优势和劣势调查,最后针对调研中的问题找出解决方案。



(李菊同学去往该安置点)


(李菊同学与该安置点支书联系)




(安置点房屋建设)

1月20日早晨8:00,阳光明媚,李菊同学前往猫场碧脚村安置点,一排排颇具特色的民居楼房整齐划一,政府综合楼、村委会、幼儿园、服务中心、公共厕所、垃圾收集点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广场上的娱乐设施丰富多样。



(安置点娱乐设施图以及垃圾收集点图)

据了解,碧脚村位于猫场镇东北部,距离猫场政府2公里,区域面积10平方公里,由14个自然村寨组成,主要以农业为主,总户籍人口1055人105户,主要民族为汉、苗、彝、布依、穿青等,耕地面积1260亩,林地面积4874亩。
   在调查走访过程中,李菊同学发现在该安置点多数是老年人以及幼儿,很难实施线上问卷调查,所以,统一由该同学挨家挨户进行纸质调查问卷,并进行记录。此次调查从1月20日-1月26日为期6天的实地调查与走访。

调查中我们了解到他们原来住的地方比起现在的生活更加不易。起初,乡亲们“故土难离”观念重,舍不得离开自己祖辈生活的地方。到安置点后,居民们真心感受到书记和党中央、党委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关怀,零距离地感受到在党的好政策的积极领导下,居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水平不断提高,日子变得越来越好,内心深处存有对党的无限感激之情。


(采访记录与调查问卷询问)




(安置点贫困户明示牌)

通过调查分析,该安置点的家庭特点;一是安置点居民全是同省同市同县同镇跨村搬迁;二是孩子数量在3个左右的家庭较多;三是外出务工的男人较多;四是居民受教育程度多是小学水平;五是安置点居民全是贫困人口。

安置点管理人员在居民的就业和收入问题上也实施了一系列政策:一是对当地居民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厨师培训,并且获得初级厨师证;二是每家每户分发花椒树苗,并进行种植技术培训以及后期采摘培训;三是对特别贫困居民、低保户提供每月300元的补助;四是给劳动能力差的老年人提供清扫街道的工作(500/月)。村内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建有茶园8500亩。碧脚社区附近有九洞天溶洞电站、梯子岩战斗遗址、猫场战斗遗址、九洞天等旅游景点,利于旅游业的开发。

调研过程中团队也发现,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还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巩固加强的方面,该安置点发展中遇到了就业相关的瓶颈问题,居民就业难以调整;企业进一步扩大生产、吸纳更多搬迁安置点居民就业,保障了安置点居民的生活水平与经济水平,同时也对孩子教育有一定帮扶;但当地就业岗位不稳定,多数居民年龄大,企业不愿意要等问题。为此,同学们也会针对调研中的问题找出解决方案,针对问题查阅资料、撰写调研报告,积极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建议,为当地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短暂而又充实的社会实践,让团队成员深刻理解了易地扶贫搬迁这项工程和取得的卓越成就;更加深入了解和热爱自己的家乡,把对家乡深深的热爱转化为学好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内在动力,为易地扶贫搬迁产业的发展尽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


关闭当前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