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INSTITUTIONAL SETTING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易地扶贫搬迁产业调研专项社会实践活动(四十六)

2021年02月17日 13:21  点击:[]

寒门立雪队在行动


编者按 :2021年寒假,校团委组织384名学生共计159支队伍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采用“就近就便、小型分散”的形式在家庭所在地附近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开展易地扶贫搬迁产业调研专项社会实践活动,为高质量推进全省后续扶持工作,聚理工青春之力,献青年之智,为我省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贡献青春力量。


2020 年 1 月 15 日,由机械工程学院刘彦彤老师担任指导老师,机电 191班赵甜、生物 191 班杨祖会、大数据 191 班李文龙组成的寒门立雪队在毕节市威宁县燎原社区朝阳新城开始本次调研活动。

(朝阳新城一角)



寒门立雪队首先来到朝阳新城安置点服务站了解居民安置情况。朝阳新城服务站的相关负责人何辽向小队详细介绍了安置点相关情况,并且将易地扶贫搬迁人员在安置点生活、就业以及相关产业发展进行了详述。何辽表示,为切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小区服务站为搬迁群众开展了技能培训、就业推荐和社区管理等服务,定期走访掌握搬迁群众生产生活情况,给予他们关心关爱。

寒门立雪小队随机选择部分小区住户进行上门访问,了解搬迁居民的生活情况, 听取小区内居民的真实心声并对他们进行问卷调查。

(朝阳新城服务站负责人介绍易地扶贫搬迁基本情况)

(寒门立雪队向小区居民了解生活情况并进行问卷调查)

寒门立雪队还到当地扶贫企业进行调查。企业位于朝阳新城,春节将近,工人们正忙着赶制手工制品,宽敞的车间、简单的设备、灵巧的手工创造着幸福的新生活。当我们问及到他们的工作情况时,一位大婶开心地说道:“我非常喜欢这份工作,我一点也不觉得苦,在这儿我学到了很多技能, 有了新的收入,也不需要再去为是否有一个好的收成担惊受怕,这让我们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望。”

(朝阳新城扶贫车间工人赶制手工制品)

针对有老、幼、病需要在家照顾而未能外出就业的贫困劳动力,朝阳新城积极探索“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贫困户创收”的“扶贫车间”建设模式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

目前,威宁共有“扶贫车间”6个,其中,2个由市挂牌创建,4个由县挂牌创建, 采取“企业+扶贫车间+贫困户”的模式, 涉及制鞋、服装、农产品加工等多个行业, 解决了 1300多名贫困劳动力就业问题,助力脱贫攻坚。



如今,威宁自治县朝阳新城小区易地搬迁的贫困户在实现由贫到富转变的同时,精神面貌、思想观念、生产生活方式也在悄然发生改变,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也变成了充满希望的幸福小区。


 

 

关闭当前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