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INSTITUTIONAL SETTING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三下乡|乡村走访不停歇

2020年08月02日 19:46  点击:[]

古人有云: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正值青春美好年华的我们,要将有限的时间投入到有意义的工作中去,去成就我们的梦想,实现我们的价值。


01

完善居民信息登记,调研启戛脱贫进度

——黔青英才队


7月30日,黔青英才队来到第一站——启戛村村委会,该村为少数民族村寨。在脱贫攻坚中,该村在保护传统民族文化的同时,通过巩固提升现有产业发展,破解群众增收难题。

杨正雨和糜炀两位队员,体验办公室文员一职,协助村委会进行村民资料的归档。他们通过到村委会进行深度调研,交流,帮助启戛村500于人的居民信息登记,实现居民信息具体化,数字化,利用所学计算机知识帮助村里解决文档文件以及电脑问题等。


(图为两位队员在整理资料)

其余队员在驻村第一书记赵昱书记的带领下来到启戛村贫困户、残疾户家里走访。

在路上,赵书记向队员们介绍了许多关于村民收入来源、家庭情况、本地农作物和经济作物、村里的基础设施等问题。村民的收入来源有土地租金(每年600元/亩)、在蔬菜基地就近务工、自家养牛羊(每家至少养了2头牛)等。


(图为队员和第一书记去走访路上)

小队成员跟随赵昱书记走访了建档立卡、已脱贫、五保等5个家庭,在与村民的交谈中得知:现在村民住的小平房是政府补贴搭建,有条件的家庭还喂养了2~4头牛,贫困户还可以申请特惠贷,家里剩余的劳动力在蔬菜基地、药材基地工作。

有一户因学致贫的家庭令队员们印象深刻,他家有三个在校读大学的大学生,高额的学费让他的家庭承受了巨大的负担。以前是附近务工补贴家用,妻子在家务农。现在政府部门给他家补贴危房改造补助,居住环境和家庭情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图为新旧房屋对比)

启戛村民桂保乖告诉实践团队员:从前在家干农活,家里有三个残疾人,土地不好打理,一年也没有多少钱,现在家乡与贵阳市龙投集团、贵州鼎诚魔芋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把土地承包出去,每年都有3600元的收入。“现在生活越来越好了,还能更好的照顾家人,都是党和政府的政策好啊”桂保乖说。


(图为队员和村民了解情况)

下午,队员们来到蔬菜种植基地参观并体验蔬菜的种植和浇灌。菜地里种植的大多是白菜和菜苔,蔬菜一季两个月左右,一年可以种两季,整个菜地已经被农投集团规划好,他们目标将土地高效利用率90%,田间道路通达度90%,经营主体覆盖率100%,技术培训服务100%,实现全年农业综合亩产值达12000元以上。

当村民被队员问道,会不会有专业的技术人员过来指导你们种菜的时候,农户们对队员说:“我们现在种的蔬菜好很多了,长得也很好,几乎每株都能成活”。

据了解,贵阳农投集团从村民手中租下1225亩土地用于蔬菜种植,会派相关的技术人员为他们提供种植技术指导,每周2次。有了技术人员的专业指导过后,种植产量大大增加,村民们也不会再像从前那样“靠天吃饭”,现代化的种植理念逐渐深入他们心中。


(图为村民在种植蔬菜)


(图为队员在采访村民)


(图为队员帮助村民种植蔬菜)

短短两天的时间活动,虽然很辛苦但队员都从实践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不能了解的知识,深入基层,汲取了丰富的知识,理解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真正意义。把个人命运同社会、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才是我们青年的成长道路。脱贫攻坚,党心所向,民心所依,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

(图:大数据学院黄静、游链

文:大数据学院王倩、杨正雨


02

走访乡村产业,探寻云上大塘

——石仝砼队


7月30日早上八时许,贵州理工学院石仝砼下乡小分队来到大塘镇政府。

大塘镇团委书记赵中策为石仝砼下乡小分队介绍了大塘镇当前的主要产业,并以胜安村和洋方村为例,带我们实地了解当地的产业与脱贫情况。


(图为大塘镇团委书记赵中策讲述当地情况)

上午十时,石仝砼下乡小分队抵达胜安村,在胜安村岜油组组长陈德怀的带领下,小分队成员陆续参观了当地长毛兔与生猪的养殖基地。据基地负责人的讲述,长毛兔每一年可剪毛6次,其毛发保质期长,经济效益高,给当地的农户带来了较为明显的经济收入,但他们不能自己调制养殖饲料,导致养殖成本较高。


(图为岜油组组长陈德怀介绍养殖产业情况)

下午三时,石仝砼下乡小分队来到洋方村白芨种植区,据洋方村网格员介绍,当地村民共种植白芨1000余亩,并和贵州利生堂药业有限公司进行土地流转,得到种植白芨与土地流转两部分的收入。


(图为洋方村网格员向队员介绍白芨)

下午四时许,石仝砼下乡小分队到当地村民家中了解情况,其中罗大爷在脱贫政策的帮助下,搬到了新房居住,他读初二的孩子也享受着相应的优惠政策。据洋方村网格员讲述,洋方村全村416户人,原有贫困户222户,截止2020年年初,除去异地搬迁64户,其余贫困户均脱贫成功,洋方村圆满完成扶贫任务。


(图为罗大爷讲述家中情况)

从胜安村和洋方村的情况可以看出,大塘镇的产业发展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居民的生活条件也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大塘镇的扶贫不单单体现在贫困户个人,更体现在各个村庄的产业发展上,产业的发展带动了村民的经济收入,同时为大塘镇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保障。

( 图:土木工程学院李霞 郑立浩

文:土木工程学院钱雨帆 王叶)



习近平总书记希望当代广大青年珍惜韶华、奋发有为,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努力使自己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之才、栋梁之材,为实现中国梦奉献智慧和力量。作为与新时代同行的新青年,我们应牢记并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寄语,绽放属于自己的生命之花!

关闭当前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