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寒学子求知路,资助政策来帮助
脱贫攻坚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底线要求,也是国家教育系统当前的重大任务。为了进一步加大我校学生资助宣传力度,扩大宣传效果,由刘芳诚老师带领担任贵州理工学院“学生资助宣传大使”的齐正,李伟组成宣传小队,走村入户宣讲国家学生资助政策。
一、为村干部罗育辉同志解决精准扶贫户上大学资助金困惑问题
2019年7月21日,来到董地乡联和村的第二天,我们小组三人跟随驻村干部罗育辉同志来到董地乡联和村大坡上一组,一起走访村民,了解基本情况。
当来到罗育辉同志家中了解情况时,罗育辉同志向我们提出他两位女儿上大学贷款交学费,却没有获得精准扶贫户上大学4830元资助金福利的问题。
带队老师刘老师首先向罗育辉同志解释了大学生上大学会享受资助金政策与贫困户贷款上大学并不等同于没有享受资助金福利的问题,并通过与罗育辉同志的两位女儿通电话,现场证实了她们已享受资助金的福利,解决了罗育辉同志心里的疑惑。

二、为前来辅导的孩子们宣讲国家资助政策
2019年7月22日,为了增加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与提高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刘芳诚老师与当地村委会副主任姜远太商议后,将村里上学的孩子们都叫来村委会让我们对孩子们进行学习辅导。在此期间,我们小组向孩子们宣讲各教育阶段国家学生资助政策。以轻松幽默的聊天方式为同学们详细解读了中小学学生资助政策。在宣讲过程中,同学认真聆听,将自己的问题向小组同学进行了咨询,我们也如实做出了解答。我们小组将党和政府“不让一个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庄严承诺传递给每一位学生,并以贵州理工学院大学为例,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贵州省的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鼓励孩子们努力学习,考上理想的大学,追逐梦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了解国家资助政策后,联和村的初高中学生们告诉我们,学生政策能有效解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家长的后顾之忧,保障每一位贫困学生可以顺利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安心求学。从交谈中,我们了解到当地学校把国家的中小学资助政策落实彻底;免学杂费、免教科书、营养改善计划等政策都让学生们体验到党和国家对他们的关爱与对教育的重视。
我们还了解到当地辍学的孩子不在少数,大多数是读到初三就外出辍学打工。有的是因为自身不想读书,还有的是受伤导致长时间没有去读书,再去时年纪已不符合上学要求,从而放弃了学业。对此,我们小队感触颇多,更加坚定了要加大对当地宣传力度的决心。再给孩子们说;很快国家将全面实行12年义务教育,还给他们普及了中职的各项资助政策。国家对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学历教育正式学籍各年级在校生中所有农村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学费,还有国家助学金、顶岗实习等。

三、走入精准扶贫家庭为家长宣讲政策
为了让学生资助政策能够深入到千家万户,我们小队前往董地乡联和村精准扶贫家庭中为贫困生家长介绍学生资助政策。小队结合家长们提出的问题和现有的实际情况,对普通高中和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进行了详细的解析。并以贵州理工学院为例,详细介绍了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等资助体系。同时,我们小队还鼓励家长们要支持子女完成学业,让孩子们能接受更好的教育;走出大山。用读书来解决贫困的生活;改善家庭的生活条件。

回到当地村委会,我们小队组织开展了讨论会,总结当地村民孩子就读情况、辍学情况。我们还发表自己的感悟;我们都表示在假期能为当地村民和孩子们进行宣传学生资助政策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能让他们了解到我们国家越来越好的资助政策与教学条件,这些与他们求学之路息息相关的政策。可以帮助孩子们提高学习的热情,建立他们的人生理想;通过接受更好的教育来改变自己与家庭的现状。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教育扶贫的重要任务,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更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为实现中国梦奉献自己的汗水与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