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大学生在服务基层中践行“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青春使命,积极响应贵州省教育厅、共青团贵州省委联合发起的“大手牵小手 青春护苗行”防溺水倡议,现号召我校返乡大学生积极投身实践,将今年的“三下乡”社会实践与家乡防溺水志愿服务结合。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内容
暑期是溺水事故高发期,河流、池塘、水库等水域成为潜在危险区,尤其农村地区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薄弱,亟须构建“家庭-学校-社会”协同保护网。全校青年大学生要主动成为家乡防溺水宣传的“先锋队”、水域安全的“巡查员”、应急救护的“助力者”,用青春的“大手”拉紧童真的“小手”,为孩子们的夏日安全保驾护航。
全校青年大学生在“三下乡”期间,可积极协助有关部门,深入村居社区,系统普及防溺水安全常识,教孩子们识别危险水域、判断溺水信号;可协助参与重点水域巡查,协助设置警示标识、防护设施,及时劝阻危险涉水行为;有医学、体育等专业优势的,可协助开展溺水急救技能培训,帮助孩子们和家长掌握基础自救互救能力;对家庭监管看护比较薄弱的重点群体,可通过一对一叮嘱、结伴看护等方式,强化防溺意识,同时结合课业辅导、兴趣活动转移他们对危险水域的关注。
全校青年大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时,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志愿服务相关规定。主动向当地团委、村社报备活动计划,接受必要的水域安全、应急处置等专业培训。与未成年人互动中,始终将安全放在首位,不组织涉水实践活动,不擅自进入危险水域。发现水域安全隐患或有人溺水,第一时间向家长、村居社区或救援部门报告,不盲目施救,确保自身与他人安全。
一次耐心的宣讲、一轮细致的巡查、一场实用的急救演练、一份爱心的陪伴,都可能挽救一个生命、守护一个家庭。全校青年大学生要积极行动起来,以所学所能报效地方、报效基层、报效桑梓,在暑期为孩子们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溺水安全屏障,让他们在安全的环境中享受夏日阳光,让我们在奉献中彰显青年担当!
全校青年大学生有意愿参与“大手牵小手 青春护苗行”志愿服务活动的,请前往本县(市、区)团委报名,真诚期待大家行动起来,共同守护孩子们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一) 报名办法:返乡学生可直接联系户籍所在地县(市、区)团委(联系方式见附件),登记参与志愿服务。
(二) 时间安排:即日起至暑期结束,结合本人参加“三下乡”活动实际及返乡时间安排,根据当地团委安排灵活开展服务。
(三)参与服务的同学可累计志愿服务时长,由当地团委出具服务证明,经校团委认证后可录入计为志愿时长。
(四)欢迎各位参与服务的同学积极向校团委报送开展“大手牵小手 青春护苗行”活动的优秀事迹和典型案例,校、院、班各级团组织要做好联动,积极选树优秀青年典型,共同营造活动开展的良好氛围。
(五)开展“大手牵小手 青春护苗行”活动的情况,纳入为暑期“三下乡”总结评比的重要内容,校团委将根据各团总支活动开展情况,对在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分子予以集中表彰。
这个夏天,让我们把课堂搬到乡野大地,在"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广袤天地里触摸时代脉搏;让爱心浸润孩童心田,在"大手牵小手 青春护苗行"的温暖征程中传递成长力量。诚邀每一位心怀热忱的你加入——用脚步丈量责任,以行动诠
释担当,在实践中淬炼青春本色,在奉献中书写属于新时代青年的闪亮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