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青年学子在实践中传承红色基因,2025年7月21日至28日,贵州理工学院人工智能与电气工程学院“赤心育苗队”在指导教师沈洁的带领下,赴遵义会议会址、红军烈士陵园及苟坝会议会址,开展以“行走红色圣地,汲取奋进力量”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本次实践通过实地研学、红色调研等多种形式,让队员们在革命圣地接受思想洗礼,汲取奋进力量;实践团队还在苟坝会议会址进行暑期防溺水宣传活动,为青少年的暑期安全筑起一道防线。
实践团队首站来到遵义会议会址,聚焦中国革命伟大转折点。在斑驳的木桌与泛黄地图前,队员们聆听讲解,重温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解决革命问题的关键抉择。队员们凝视复原场景,仿佛亲历那场力挽狂澜的会议,深刻体悟到了“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坚定信念、民主团结”的遵义会议精神内核。参观结束后,队员们纷纷表示:革命先辈们在绝境里顽强斗争的韧性,正是照亮我们前行的精神火炬,激励着我们在困境中寻找突破,我们要将这种精神传承下去。
随后,队员们怀着崇敬之心前往红军烈士陵园。来到巍峨的红军烈士纪念碑前,“红军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庄严肃穆地镌刻在上面,全体成员列队肃立,手捧白菊依次敬献于纪念碑前,并集体默哀三分钟,以最诚挚的方式缅怀先烈。在聆听“红军菩萨”龙思泉冒雨救治百姓的感人事迹后,站在这片浸染着先辈热血的土地上,望着纪念碑上那些年轻的生卒年月,队员们心中涌起无限感慨,他们更加明晰:青春的价值不在于生命的长度,而在于为祖国建设、为人民幸福贡献的力量与热忱。
接着,实践团队来到苟坝会议会址。在纪念馆中,队员们凝视着毛泽东同志力主暂不攻打打鼓新场的珍贵电报手稿,仿佛穿越时空,看见当年他提灯夜行、坚持真理的伟岸身影。重走那条“真理小道”,一盏马灯、一条田埂,让队员们感受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勇气。这盏照亮苟坝夜空的马灯,不仅见证了一段重要历史,更照亮了坚持真理的道路,激励着当代青年在学习和生活中培养执着追求真理、勇于修正错误的可贵品质。
结合夏季安全需求,实践团队在苟坝村开展防溺水公益宣传。队员们通过发放宣传手册、现场演示救援技巧等方式,向青少年重点讲解防溺水“六不”原则。这些对生命的守护行动,正是对革命先辈“保家卫国”初心的生动传承,通过将红色精神转化为守护群众安全的实际行动,队员们让革命传统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实践力量。


此次实践中,实践团队以脚步丈量信仰高地,用心灵对话历史丰碑。在遵义会议会址领悟转折智慧,于烈士陵园铭记牺牲奉献,从苟坝马灯中汲取真理力量。这些跨越时空的精神共鸣,让青年们更加坚定传承红色基因的使命担当。成员们表示,将以此次实践为契机,认真梳理搜集到的史料,深入研究革命先辈的历史经验,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为传承红色文化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