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引领青年学子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我校积极响应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号召,于2025年暑期精心组织开展了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中,理工青年走出校园、扎根乡土,将课堂所学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实践动能——他们深入田间地头助农增收,走进社区街巷传递温暖,蹲点企业车间调研创新,在乡村振兴的一线课堂中淬炼本领,在基层治理的实践熔炉里增长才干,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以实干书写青春答卷,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为全景展现此次实践的丰硕成果,校团委特别策划推出“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系列报道。我们将通过鲜活的故事、生动的影像、真诚的感悟,用镜头定格实践中的暖心场景,以文字记录青年们的成长蜕变,立体呈现理工学子坚定理想信念、勇扛时代使命的青春风采。
2025年7月28日至8月1日,人工智能与电气工程学院“薪火宣讲团”实践队在指导老师顾英的带领下赴清镇市乡愁社区,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围绕社区需求,从环境整治、安全宣传、基层服务入手,用实际行动践行青年担当,为社区居民送去关怀与帮助。
活动首日,实践队将目光投向社区儿童娱乐区。针对社区儿童娱乐区玩具散落、地面杂乱等问题,队员们分工协作,清扫地面、整理游乐设施、擦拭滑梯与秋千,经过一小时的努力,整个区域变得整洁有序,为孩子们营造了安全舒适的游玩环境。
下午,实践队沿着社区附近的河道开展巡查工作。当前正值夏季,气温升高,个别居民尤其是未成年人可能会偷偷到河边游泳,存在极大的溺水风险。实践队沿河岸仔细查看,在危险区域重点排查,并向周边居民宣传“远离危险水域,谨防溺水”的安全知识,提醒大家提高警惕,共同守护生命安全。
7月29日,实践队准备了印有防溺水安全知识的宣传扇子,在社区广场、居民楼出入口等地向居民发放。实践队趁机向大家详细讲解防溺水的“六不准”原则,如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等。
7月30日,针对社区内的老年居民,实践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老人们,当前正处于汛期,河水水位上涨、水流湍急,危险性远高于平时,务必看管好自家小孩,切勿让孩子独自到河边玩耍,以防意外发生。老人们纷纷表示会牢记提醒,看好孩子,也会把这些知识告诉家里的年轻人。
7月31日,实践队来到社区居委会,协助工作人员录入社区人员名单信息。这项工作看似简单,却需要极高的细心与耐心,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等每一项信息都容不得差错。队员们一丝不苟,认真核对每一条数据,确保录入准确无误,为社区的人口管理、服务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8月1日,实践队跟随社区工作人员开展入户走访。他们走进居民家中,与居民亲切交谈,详细了解大家的生活状况、实际需求以及对社区工作的意见建议。在走访过程中,队员们还不忘再次提醒居民注意汛期安全和防溺水事项,将关怀送到每一户家庭。
此次“三下乡”活动,实践队通过辛勤劳动、热情服务和积极宣传,为社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活动结束后,实践小队将总结经验,把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和居民的需求反馈给相关部门,用青春力量助力社区发展,让志愿服务精神在基层绽放光彩,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