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INSTITUTIONAL SETTING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社会实践 > 正文

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 贵州理工学院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系列报道(三十五)

2025年08月06日 17:36  点击:[]

编者按:为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引领青年学子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我校积极响应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号召,于2025年暑期精心组织开展了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中,理工青年走出校园、扎根乡土,将课堂所学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实践动能——他们深入田间地头助农增收,走进社区街巷传递温暖,蹲点企业车间调研创新,在乡村振兴的一线课堂中淬炼本领,在基层治理的实践熔炉里增长才干,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以实干书写青春答卷,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为全景展现此次实践的丰硕成果,校团委特别策划推出“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系列报道。我们将通过鲜活的故事、生动的影像、真诚的感悟,用镜头定格实践中的暖心场景,以文字记录青年们的成长蜕变,立体呈现理工学子坚定理想信念、勇扛时代使命的青春风采。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在贵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2025年7月19日至26日,贵州理工学院大数据学院“民族同心桥”实践队在孙秋韵老师的带领下赴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开展以“黔行民族路,同心筑未来”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7月19日,实践队来到贵州省民族博物馆,系统了解了苗族、侗族和水族等贵州世居民族的历史渊源和风俗习惯,为后续实践奠定坚实的认知基础。

7月20日,实践队走进都匀归兰水族乡潘洞村开展民族团结主题交流活动。在村党支部书记石维恒的带领下,队员们以青年视角向水族乡亲宣讲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贵州时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指示精神。交流中,大家了解到2025年6月榕江县洪灾时各族群众互帮互助的感人事迹,还学习了水族日常用语,体验了传统习俗。此次活动以文化为桥,深化了情感认同,促进了民族间的心灵相通。


7月21日,队员们走进水族人家,与主人围坐在一起。此刻,队员们不再只是单向“宣讲员”,而是倾听者与分享者。队员们用青年的视角讲述全国各族人民在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领域的团结互助故事,阐释习近平总书记“中华民族一家亲”重要理念的深刻内涵。 一位水族同胞感慨:“各民族要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我们水族村寨这些年公路通了、游客多了,离不开新时代党的民族政策,也离不开其他民族兄弟的支持。”


7月22日,实践队探访全国唯一的水族文化专题博物馆——三都水族文化博物馆,对水族的历史迁徙及其独特的文字系统“水书”等进行了深入学习。

7月23日,实践队抵达从江县岜沙苗寨,队员们走进岜沙干栏式木楼,与苗族同胞交流。在芦笙表演广场,队员们沉浸式体验了震撼的芦笙舞和独特的鸣枪迎宾仪式。这不仅是欣赏表演,更是亲身体验苗族文化魅力、感受其开放包容待客之道的民族文化互学互鉴课堂。下午,队员们走进苗族家庭,结合自身成长经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苗族群众宣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将政策理论转化为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的身边故事。


7月24日,实践队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足迹来到黎平县肇兴侗寨。队员们与侗寨商户围坐交流,结合走访水族、苗寨的见闻,生动阐释了“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深刻内涵。在探讨旅游发展的同时,侗族阿姐一句“习近平总书记来后游客更多了,就像你们说的‘一家亲’,在我们这儿是真真切切感受到的”,让队员们切实感受到多民族在文旅发展中结成的深厚情谊。

在义团鼓楼前,队员们与广东游客展开交流。他们热情讲解鼓楼建造技艺和侗族大歌的千年传承,让游客深切感受到贵州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夜幕降临,侗寨文化广场上演原生态表演,天籁般的侗族大歌和多彩民俗令所有人沉醉。队员们在沉浸式体验侗族文化瑰宝的同时,也拉近了与侗族同胞的心灵距离, 现场其乐融融的氛围让“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念更加可感可触。

7月25日,在侗族大歌非遗传承人、讲解员陆兴桃老师的带领下,团队沿着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的路线,深入侗寨开展调研学习。在侗族文化展示中心,深入了解了侗族的历史发展、独特风俗,以及精美服饰和特色建筑背后的文化内涵,深刻感受到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随后大家走到信团鼓楼前,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在此与群众亲切交流的内容,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让民族特色在利用中更加鲜亮,不断焕发新的光芒。


7月26日,实践队返回学校,整理调研材料并撰写实践报告。

回顾此次实践,队员们以青春之眼观察民族百态,以青年之语讲述团结故事。队员们不仅在政策宣讲中传递时代强音,走村入户时共绘“一家亲”图景,更在水书探秘、芦笙学艺、侗歌传唱中触摸民族文化根脉。他们用脚步丈量多彩乡土,用心灵体悟交融深情,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争做民族团结进步促进者、模范践行者的坚定决心。


关闭当前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