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INSTITUTIONAL SETTING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社会实践 > 正文

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 贵州理工学院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系列报道(三十三)

2025年08月05日 14:13  点击:[]

编者按:为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引领青年学子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我校积极响应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号召,于2025年暑期精心组织开展了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中,理工青年走出校园、扎根乡土,将课堂所学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实践动能——他们深入田间地头助农增收,走进社区街巷传递温暖,蹲点企业车间调研创新,在乡村振兴的一线课堂中淬炼本领,在基层治理的实践熔炉里增长才干,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以实干书写青春答卷,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为全景展现此次实践的丰硕成果,校团委特别策划推出“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系列报道。我们将通过鲜活的故事、生动的影像、真诚的感悟,用镜头定格实践中的暖心场景,以文字记录青年们的成长蜕变,立体呈现理工学子坚定理想信念、勇扛时代使命的青春风采。

2025年7月19日至25日,贵州理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乡约篮途实践团”在指导老师张翊的带领下,前往贵州省黔东南州黄平县谷陇镇,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在被誉为“天下苗族第一镇”的这片土地上,实践团队以“黔东南州第十一届运动会”为契机,深入调研这一文化盛事对当地经济、文化及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同时,团队还聚焦乡村体育文化,探索其与乡村振兴战略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促进民族地区发展提供新思路。

实践团抵达谷陇镇后,第一时间前往运动会开幕式现场。队员们被独特的苗族歌舞表演和热烈的体育氛围所震撼。在谷陇镇党政办主任刘挺的带领下,团队参观了乡镇荣誉室和少数民族运动文化发展史展览室。通过详实的图文资料和实物展示,队员们系统了解了当地从传统体育游戏到现代体育赛事的发展历程。这些资料不仅生动记录了当地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更深刻展现了少数民族地区在时代变迁中的社会发展脉络与文化自信的培育过程。

带着展览中获取的理论知识,实践团进一步与各类群体展开深度交流,以收集相关资料。在乡政府,工作人员向他们详细介绍了“少数民族运动文化”的运营模式以及未来规划;当深入村寨进行走访时,老球员们满怀深情地讲述着篮球是如何改变了他们的生活轨迹;而在赛场边的商业区,商贩们则兴奋不已地分享着赛事为他们带来的无限商机。这些来自不同视角的一线见闻,使团队成员对体育文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多元价值形成了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团队重点调研了运动会对周边经济的带动作用。通过走访50余家商户,队员们收集到详实的数据:赛事期间,周边餐馆营业额平均增长120%,宾馆入住率达95%以上,银饰等手工艺品销量提升60%。更引人注目的是,许多村民临时搭建的小摊日均收入超过300元。这些数据生动诠释了“体育搭台,经济唱戏”的发展模式。

深入探究经济效应的同时,队员们还特别关注体育文化对乡村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促进作用。他们发现,通过组织篮球赛事,村民的凝聚力显著增强,村规民约得到更好落实,一些传统陋习也逐渐改变。


实践结束后,团队开展总结会。成员们立足各自专业视角,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理论展开深入分析。通过充分讨论,团队形成重要共识:谷陇镇的经验表明,体育文化可以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既能丰富群众生活,又能促进经济发展,还能增强文化自信。这种“文体旅”融合发展的模式值得深入研究。

此次“乡约篮途实践团”的调研活动,不仅加深了队员们对“村BA”现象的理解与认识,也激发了他们参与乡村振兴事业的热情与决心。未来,他们将继续关注体育活动在乡村振兴进程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为推动中国农村地区的全面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关闭当前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