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引领青年学子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我校积极响应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号召,于2025年暑期精心组织开展了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中,理工青年走出校园、扎根乡土,将课堂所学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实践动能——他们深入田间地头助农增收,走进社区街巷传递温暖,蹲点企业车间调研创新,在乡村振兴的一线课堂中淬炼本领,在基层治理的实践熔炉里增长才干,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以实干书写青春答卷,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为全景展现此次实践的丰硕成果,校团委特别策划推出“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系列报道。我们将通过鲜活的故事、生动的影像、真诚的感悟,用镜头定格实践中的暖心场景,以文字记录青年们的成长蜕变,立体呈现理工学子坚定理想信念、勇扛时代使命的青春风采。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教育公平理念,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2025年7月21日至27日,贵州理工学院食品药品制造工程学院团总支学生会“爱心筑梦”支教队赴贵州省绥阳县郑场镇狮山村儿童之家,开展暑期“三下乡”支教活动。团队以“趣味启智,关爱成长”为核心,通过多元化课程与互动,为当地留守儿童带来充实快乐的暑期时光,播撒梦想与希望的种子。
活动伊始,支教队利用“扫雷”游戏,迅速消除师生间陌生感,欢声笑语中建立起真挚的信任纽带。随后开展“老鹰捉小鸡”“击鼓传花”等趣味体育游戏,将操场化作欢乐的海洋,为暑期生活增添了生动色彩,有效促进了师生间的情感融合。而当《小苹果》等流行歌曲响起时,师生们携手共舞,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尽情释放活力,真正实现了劳逸结合,共同展现了新时代青年与乡村儿童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随后课堂变身“北宋汴京市集失窃案”探案现场。学生们分组扮演“小捕快”,通过线索分析、逻辑推演和团队协作破解案件,最终借助动画揭晓真相,并延伸探讨“古今防盗智慧对比”,让知识生动可感。这种情景化教学既锻炼了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团队协作意识。
在趣味数学环节,团队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有效化解了学生对数学的畏难情绪。课程以游戏化形式激发学习兴趣,着重培养逻辑推理、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乡村儿童搭建起通往趣味数学世界的桥梁。
此外,支教队精心设计了环保和安全两大主题教育活动,全方位助力乡村儿童成长。在环保教育方面,团队开展以“我的绿色家园”为主题的艺术课堂,通过绘画创作让学生们描绘心中的绿色城市,在他们心中播撒环保的种子。安全教育环节则重点聚焦防溺水知识,借助生动形象的教育短片和细致入微的讲解,切实提升学生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为暑期安全保驾护航。
为更深入了解学生情况,支教队走访了三位学生家庭,在家访过程中,队员们与家长围坐交谈,详细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学习困难与成长需求。此次家访不仅收集了学生家庭结构、教育资源缺口等详实信息,为后续制定个性化帮扶方案提供依据,更让支教队员们直观感受到乡村教育资源的短板,深刻认识到助力乡村儿童成长的责任与使命。
七天朝夕相处中,支教队以创新课程点燃乡村儿童的学习热情与创造力,以真诚陪伴传递温暖。此次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用脚步丈量乡土,以智慧浇灌梦想,彰显新时代青年投身乡村振兴、服务基层教育的担当,他们在亲身经历中厚植服务社会、奉献基层的家国情怀,用实际行动为促进城乡教育协同发展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