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INSTITUTIONAL SETTING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社会实践 > 正文

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 贵州理工学院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系列报道(二十八)

2025年08月03日 14:52  点击:[]

编者按:

为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引领青年学子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我校积极响应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号召,于2025年暑期精心组织开展了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中,理工青年走出校园、扎根乡土,将课堂所学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实践动能——他们深入田间地头助农增收,走进社区街巷传递温暖,蹲点企业车间调研创新,在乡村振兴的一线课堂中淬炼本领,在基层治理的实践熔炉里增长才干,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以实干书写青春答卷,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为全景展现此次实践的丰硕成果,校团委特别策划推出“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系列报道。我们将通过鲜活的故事、生动的影像、真诚的感悟,用镜头定格实践中的暖心场景,以文字记录青年们的成长蜕变,立体呈现理工学子坚定理想信念、勇扛时代使命的青春风采。

为积极响应“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号召,2025年7月22日至7月28日,贵州理工学院食品药品制造工程学院“助苗兴乡”社会实践队在林大任老师的带领下,走进遵义市湄潭县复兴镇茅台村,以“服务青少年成长,助力基层发展”为主题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乡村建设,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实践队抵达茅台村后,迅速融入当地,积极参与“两清两改两治理”专项行动。队员们走进村办公阵地,对村委会的厨房、办公室、书屋等公共区域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环境卫生整治。他们清理卫生死角,检查并处理过期物品,整理书籍,为村民营造一个更加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通过这次行动,队员们深刻体会到,维护良好环境是守护家园最基本的责任,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

教育关怀与安全保障是实践队此行的重点任务。在实践过程中,队员们一方面为村内中小学生提供耐心细致的课业辅导,用知识传递希望与梦想;另一方面,积极履行安全守护职责,队员们充分利用课业辅导的间隙,向孩子们宣讲防溺水与交通安全知识。除此之外,队员们还组织了巡河行动,沿着村域河道进行巡查,并对沿途村民和孩子强调暑期防溺水的重要性。通过这些行动,有效增强了村民尤其是青少年的安全自护意识,为孩子们构筑起一道坚实的假期安全屏障。

在产业帮扶方面,队员们深入田间地头,走进茶园帮助茶农采摘茶青,随后又前往村茶厂,协助村民包装茶叶,为当地茶叶产业的发展贡献了青春力量。此外,队员们聚焦民生需求,走访了村内的老人和贫困户家庭,张贴防止返贫监测政策“明白纸”,仔细倾听他们的生活状况与实际需求,详细记录困难并及时反馈给村委会,搭建起村民与基层组织沟通的桥梁。这些暖心的帮扶行动,让队员们真切感受到了乡村的温度与振兴的希望,也更加坚定了他们服务乡村、助力振兴的决心。




在复兴镇烈士陵园,实践队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红色教育。队员们怀着崇敬的心情,仔细阅读陵园墙上镌刻的英勇事迹,被这些故事深深震撼。队员们举行了简洁又深情的祭扫仪式,缅怀革命先烈。队员陈磊思表示:“和平来之不易,是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传承红色基因,守护这份安宁,担当起时代赋予的使命。”


短暂的实践时光充实而有意义,实践成果得到了老百姓及乡镇干部的一致认可。村民何波在采访中感慨道:“十分感谢同学们的辛苦付出,他们帮助我们村里做了很多事情……”队员们纷纷表示,此次社会实践让他们收获颇丰。队员肖剑提道:“这份来自乡土的历练,将成为宝贵的青春财富,激励我们在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道路上坚定前行,贡献青春力量。”队员陈磊思也分享道:“这次社会实践十分有意义,我们用真诚服务温暖乡邻,用青春汗水浇灌乡土,在躬身实践中体悟到‘脚下沾泥、手里做事’是最踏实的成长。”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队员们通过走进乡村,在实践中学思践悟,锤炼了意志品质,提升了自身能力。他们带着对乡村的深情与责任而来,满载着成长与收获而归。这份经历会持续激励着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继续书写属于新时代青年的奉献篇章。


关闭当前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