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INSTITUTIONAL SETTING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社会实践 > 正文

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 贵州理工学院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系列报道(十四)

2025年07月29日 17:04  点击:[]

编者按:

为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引领青年学子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我校积极响应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号召,于2025年暑期精心组织开展了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中,理工青年走出校园、扎根乡土,将课堂所学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实践动能——他们深入田间地头助农增收,走进社区街巷传递温暖,蹲点企业车间调研创新,在乡村振兴的一线课堂中淬炼本领,在基层治理的实践熔炉里增长才干,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以实干书写青春答卷,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为全景展现此次实践的丰硕成果,校团委特别策划推出“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系列报道。我们将通过鲜活的故事、生动的影像、真诚的感悟,用镜头定格实践中的暖心场景,以文字记录青年们的成长蜕变,立体呈现理工学子坚定理想信念、勇扛时代使命的青春风采。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响应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贵州理工学院材料与能源工程学院“三乡笃行”实践队于2025年7月18日至22日,前往贵安新区湖潮乡元方村,开展了以“助力青少年全面发展”主题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成员深入基层,以实际行动践行青春担当。


本次实践活动在元方村村委会广场正式启动。实践队向村民介绍了活动内容与宗旨,并与村党支部书记共同动员当地青少年积极参与,在实践体验中收获成长。活动伊始,实践队组织开展了“自然美育”实践活动。队员们带领20余名青少年深入田间地头,采集蒲公英、野菊花等自然素材。返回活动场地后,队员们从构图技巧、色彩搭配等方面进行专业指导,引导青少年运用拓印、水彩等多种艺术形式进行创作,描绘自然之美。此项活动不仅增进了青少年与自然的亲近感,有效提升了其审美素养与艺术创作能力,也为推动乡土自然教育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队精心策划了漆扇制作体验活动。队员们现场示范了扇面设计、上漆及图案绘制等工艺流程,指导乡村青少年亲手操作。通过沉浸式体验,青少年们近距离感受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为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搭建了青春实践平台。

在“创意工坊”环节,队员们通过展示扭扭棒的基础技法和多样造型案例,激发了青少年的浓厚兴趣。孩子们全神贯注,指尖翻飞,一件件充满童趣与创造力的扭扭棒手工作品相继诞生,充分展现了乡村儿童的想象力与动手能力。


针对暑期学习需求,实践队设立了数学、语文等学科辅导小组,提供精准课业帮扶。队员们耐心细致地讲解知识点,巧妙结合生活实例,将抽象概念具象化,使学习过程生动易懂。随后的“趣味科学”实验环节更是点燃了孩子们的好奇心与探索欲。在队员们的指导下,青少年们安全有序地进行了非牛顿流体制作、白醋与小苏打反应等趣味实验。队员们同步讲解科学原理,引导孩子们观察现象、分享感受,深刻体会科学魅力,有效激发了乡村儿童的科学探索精神。

实践活动尾声,村委会活动区被精心布置为“实践成果展示暨青少年作品展览会”,绘画作品、创意漆扇、扭扭棒手工作品以及课业辅导成果整齐陈列。孩子们围绕展品,自豪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创作。此次展览集中呈现了实践活动的丰富成果,为青少年提供了展示自我、增强自信的宝贵平台。

此次实践活动,“三乡笃行”实践队通过课业辅导夯实知识根基,借助科普实验点燃探索热情,利用文化体验延续文化血脉,不仅助力当地青少年全面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更让队员们在基层实践中锤炼了本领。青春之力浇灌成长之花,这场实践之旅,是对“助力青少年全面发展”初衷的生动践行,更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贡献了青春力量。



关闭当前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