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引领青年学子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我校积极响应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号召,于2025年暑期精心组织开展了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中,理工青年走出校园、扎根乡土,将课堂所学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实践动能——他们深入田间地头助农增收,走进社区街巷传递温暖,蹲点企业车间调研创新,在乡村振兴的一线课堂中淬炼本领,在基层治理的实践熔炉里增长才干,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以实干书写青春答卷,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为全景展现此次实践的丰硕成果,校团委特别策划推出“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系列报道。我们将通过鲜活的故事、生动的影像、真诚的感悟,用镜头定格实践中的暖心场景,以文字记录青年们的成长蜕变,立体呈现理工学子坚定理想信念、勇扛时代使命的青春风采。
2025年7月19日至23日,“‘智建·初心’黎平会议红色寻根实践团”赴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开展“爱党报国教育实践”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来自土木工程学院的学生党员与入党积极分子深入红色圣地与少数民族传统村寨,以“红色基因传承+民族文化调研+乡村振兴服务”为主题开展实践调研,并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推进活动。
7月19日下午,实践团首站走进黎平会议会址,通过文物史料研读与建筑结构分析,感悟“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的革命精神;通过CAD绘制红色建筑结构图,录制以《黎平会议——转折的曙光》为主题的微党课视频,让黎平会议历史实现可视化传播。在翘街红色文化街区,成员们实地考察传统建筑风貌,探寻革命精神的当代传承载体。
7月20日至21日,实践团在黎平县干凉亭社区开展防灾减灾与防溺水知识宣讲活动。团队成员充分发挥专业特长,通过案例讲解、现场演示等方式,向社区居民普及防汛避险、防溺水及建筑安全知识,切实筑牢社区安全防线。
7月22日下午,实践团循着习近平总书记2025年3月17日考察肇兴侗寨的足迹,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同时调研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深入了解当地在保护民族传统建筑方面采取的措施等。
7月23日,在堂安侗寨,团队与侗族非遗传承人围绕侗族大歌、民族服饰等项目开展座谈,创新性提出“文旅融合+数字化传播”保护方案。实践团负责人王鑫表示,团队将持续深化“党建+专业”模式,把实践成果转化为服务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承的具体行动。
此次暑期“三下乡”活动通过沉浸式学习与专业化服务,既筑牢了青年学子的信仰之基,也为黎平红色文旅与民族文化发展注入了青春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