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人际沟通丨学会这个万能公式,”有效安慰“易如反掌!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03日 17:01  作者:  文章点击量:
作者:Mindfront
来源:微信公众号:曼朗mindfront(ID:mindfront


写在前面: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一安慰人就像面点师傅一样的朋友?


-“好难过”

-“抱抱”


-“不想活了”

-“摸摸”


-“感觉自己什么都不是”

-“揉揉”


谢谢安慰,现在我是一个柔软饱满的发面馒头。


面点式哄哄大法可能无功无过,有没有更有效的安慰大法呢?



有效安慰的“黄金法则”


能让受伤的灵魂如沐春风的“有效安慰”有一套核心的原则,那就是共情。


共情(empathy)则是一种能从他人的角度、看待事物并能感知他们情绪的能力。意味着放下自己的主观立场,真诚地去理解对方的感受。需从他人的视角去体会他们所经历的一切,不带有任何傲慢的主观偏见。


共情需要我们用心去听,去感受对方的情绪,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关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理解对方的痛苦,而不是简单地用自己的标准去评判。


如果我们能平等地了解对方为什么难过,而不是居高临下地在自己心中幻想“如果ta不这样做多好”、“ta就应该听我的”,就做到了有效安慰的第一步。们能够共情时,我们就能给予对方最真挚的安慰,因为共情是一种能够深入他人内心的能力



尽管共情听上去是一个非常感性的词汇,但有研究人员认为,共情的发生至少有两个组成部分:情感和认知。


情绪共情(emotional empathy)是指感受他人情绪的能力。如果配偶感到压力和悲伤,我们可能会像镜子一样“映出”这些情绪;如果朋友是快乐且幸福的,我们也会咧着嘴乐开怀,好像是他们的幸福能够传染。


认知共情(cognitive empathy)是识别和理解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它可以帮助我们洞察他人的观点和情绪。当你发现你的伴侣很生气,就可以猜到自己的笑话可能没有效果。如果你能发现朋友悲伤无助,就不会对他们的突然爆发感到格外惊讶。


共情的这两个组成部分需要大脑中不同的神经网络协作。因此,有的人可能具有较高的情感共情能力、但认知共情能力较低,反之亦然。


面点师傅,进化!


当面对他人的情绪困扰时,安慰他人时的共情是至关重要的。然而,如何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对方需要什么样的安慰。


最重要的是,无论对方的性格如何,每个人都需要情绪上的安抚和支持。


如果是当面安慰对方:


我们可以说:“我在这里,随时愿意听你倾诉。”或者“别难过,没事的,我会一直陪着你的。”这些话语不仅能够传达你的关心和支持,还能用温暖而真挚的话语去触及对方的心灵


但除了语言,肢体语言同样重要。一个轻轻的拥抱、一个安慰的拍肩,或是递上一张纸巾,都能让对方感受到你的陪伴和关怀。更重要的是,用你专注而耐心的目光注视着对方,传递出“我在这里,我在听”的信号,给予对方被理解和被重视的感觉。


当你与对方保持面对面的交流时,身体姿态也是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微微前倾的身体、点头示意以及保持眼神交流也会透露出“我很在意你”的支持信号,都能让对方感受到你的真诚和关注。


如果你们只能通过屏幕相连:


即使距离遥远,你依然可以用心去温暖对方。例如,为对方点一杯他/她喜欢的奶茶或一块小蛋糕,通过外卖送到他/她的手中。这样的细心之举,能够让对方在忙碌或疲惫的生活中感受到一丝甜蜜和温暖。


当对方不想继续聊天或分享自己的困扰时,不必强求。你可以提议一起共享屏幕,观看一部电影或听一段舒缓的音乐。这种陪伴感能够减轻对方的孤独感,让彼此之间的情感连接更加紧密。



无论是面对面还是屏幕相隔,关键在于我们是否用心去感受和传递那份爱与关怀。当我们用真诚和善良去对待他人,我们不仅能够将别人拉出黑暗的角落,也会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


因为,当我们被爱着的时候,我们真的会变得更好。


下一条:【人际交往】关系管理丨心理策略:你必须自己为自己提请求

贵州理工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地址:贵州理工学院学工楼一楼

电话:0851-8817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