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7日,第九届贵州省地质矿产发展战略研讨会暨贵州省地质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在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举行,该会议由贵州省地质学会和贵州省主要地质生产单位、科研机构、相关大学共同发起。贵州地质界同行齐聚一堂,交流贵州省矿产资源勘探的成果经验。贵州理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聂爱国教授作了大会主题报告。内容为“贵州晴隆沙子锐钛矿形成机制研究”,引起了极大反响。锐钛矿属于我国14种严重依赖进口的矿产资源,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聂爱国教授介绍了锐钛矿的发现过程,解释了晴隆沙子锐钛矿的形成机制,证明了该矿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选矿后可获得TiO2含量超过40%的精矿。聂爱国教授汇报完毕,众多专家学者积极交流,提出了众多问题,聂爱国教授逐一解答,打消了众专家学者的质疑,证实了此项工作确实是原创性的发现。

图1 聂爱国教授汇报
聂爱国教授此项工作,具有几个重要意义:1、填补了贵州省没有独立锐钛矿矿床的空白,丰富了贵州省的矿种组成;2、该矿床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增加了就业机会,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3、该矿床的发现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典范,向外界证明了贵州理工学院虽然新建,但具有较强的师资力量;4、给青年教师作出了榜样,聂爱国教授经过8年辛勤努力,才有了今天在锐钛矿找矿及研究上的突破,这告诉我们科研与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科研不仅要与生产相结合,同时科研的路上要耐得住寂寞,顶得住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