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凯楠,男,1987年12月生。籍贯:湖南娄底。职务:无。职称:副教授。邮箱:maokn1207@163.com;kainan.mao@git.edu.cn 学习与工作经历 1、2006年9月-2010年6月,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本科学习,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获学士学位。 2、2010年9月-2015年6月,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学习,海洋地质专业,获博士学位。(2013年11月-2015年5月,于比利时根特大学联合培养交流学习。) 3、2015年8月至今应聘至贵州理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担任专任教师。 主持或参与项目 1、参与贵州理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威宁—赫章地区风化壳型稀土矿床成矿机制与找矿预测研究”项目(2015-2016)。 2、参与“中国近海新生代盆地演化及油气富集机理”的子课题“中国近海新生代盆地构造演化及其沉积响应”项目(2013-2015)。 3、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南海深海过程演变》重大计划重点支持项目“南海西北大陆边缘盆地形成演化及其与南海扩张耦合关系”(项目编号:91028009)(2011-2013)。 4、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南海北部陆缘大型深水峡谷体系形成机制及充填构型对比研究”(项目编号:41372112)(2010-2011)。 发表论文 1、Mao K, Xie X, Xie Y, Ren J, Chen H. 2015. Post-rift tectonic reactivation and its effect on deep-water deposits in the Qiongdongnan Basin, northwestern South China Sea [J]. Marine Geophysical Research, 36(2-3): 227-242. 2、陈慧,解习农,毛凯楠.南海北缘一统暗沙附近深水等深流沉积体系特征[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5(04): 733-743. 3、Chen H, Xie X N, Mao K, et al. Carbon and oxygen isotopes suggesting deep-water basin deposition associated with hydrothermal events (Shangsi Section, Northwest Sichuan Basin-South China)[J].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2014, 33(1): 77-85. 4、毛凯楠,解习农,徐伟,等.基于米兰科维奇理论的高频旋回识别与划分——以琼东南盆地梅山组和三亚组地层为例[J].石油实验地质. 2012, 34(6): 641-647. 5、毛凯楠,解习农,肖敦清,等.歧口凹陷歧深地区古近系多层超压体系特征[J].特种油气藏. 2010, 17(6): 38-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