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学校主页  本站首页  学院概况  党团建设  教学科研  招生就业  学生工作  师资队伍  本院展示 
 最新资讯
· 贵州理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老挝丰沙里奔代铜矿探矿工程编录、采样、成果报告编制技术服务项目采购公告    2025/07/01      · 贵州理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老挝丰沙里奔代铜矿探矿工程编录、采样、成果报告编制技术服务项目采购公告    2025/07/01      · 贵州理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老挝丰沙里奔代铜矿物探技术服务项目采购公告    2025/07/01      · 贵州理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老挝丰沙里奔代铜矿物探技术服务项目采购公告    2025/07/01      · 北控水务集团北水教育中心到我院开展交流宣讲    2025/06/24
信息动态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学院概况>>师资队伍>>正文
杨巍老师简介
2019-01-10 17:43  

杨巍,男,1985年8月生,上海人。

学习与工作经历

2007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大学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获学士学位;2011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大学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沉积学方向),获硕士学位;2016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大学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古生物学与地层学方向),获博士学位。

主持或参与项目

在校期间多次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油气重大专项及多项横向项目。先后主研完成“四川盆地下二叠统区带评价及勘探目标优选研究”、“川东鄂西长兴期生物礁系统演化环境生态动力学研究”、“南盘江北部晚古生代页岩气分布及潜在有利区评价”等项目。

发表论文

已公开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SCI检索收录3篇。

1、杨巍,张廷山,魏国齐等.城口-鄂西海槽西侧晚二叠世碳酸盐台地边缘发育新认识.高校地质学报, 2015(01): 79-93.

2、张廷山,杨巍,伍坤宇.川东北二叠纪长兴晚期微生物丘:大灭绝事件过程的征兆?微体古生物学报, 2014(03): 229-242.

3、杜翔,张廷山,杨巍.川东卧龙河地区长兴晚期自然伽马异常及其环境启示意义.地质科技情报, 2015(06): 79-85.

4、袁浩,尹富平,杨巍等.川西北地区下二叠统栖霞组白云岩分布与成因探讨.四川地质学报, 2010(04): 386-389.

5、杨巍,葛熙.川中大峡谷旅游地质资源成因与划分类型.内江科技, 2010(12): 133-200.

6、杨巍,张廷山,刘治成等.地幔柱构造的沉积及环境响应——以峨眉地幔柱为例.岩石学报, 2014(03): 835-850.(该刊为SCI收录)

7、张廷山,彭志,杨巍.美国页岩油研究对我国的启示.岩性油气藏, 2015. 27(3): 1-10.

8、刘治成,杨巍等.四川盆地中二叠世栖霞期微生物丘及其对沉积环境的启示.中国地质, 2015(04): 1009-1023.

9、闵华军,张廷山,杨巍.巫溪田坝长兴组沉积相及层序地层研究.四川地质学报, 2013(01): 19-21.

10、刘治成,张廷山,杨巍.与地球共存的深度研究.国际学术动态, 2013(04): 40-44.

11、YangWei, ZhangTingshan, LiuZhicheng. MinhuaJun. The study of the sequence stratigraphy and the sedimentary facies of Ordovician in southern margin of Sichuan Basin, Mineralogical Magazine, 2012, 76(6).(该刊为SCI收录)

12、Yang W, Zhang T, Cheng X. Strontium, carbon and Oxygen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Silurian on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Margins of Sichuan Basin, China. Mineralogical Magazine, 2013, 77(5).(该刊为SCI收录)

13、杨巍,张廷山,杜翔,李永洲.微生物建造对碳酸盐台地边缘构筑的约束——以川东北上二叠统长兴组为例[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5.

14、杜翔,张廷山,杨巍,李永洲.同生断层对川东地区长兴期沉积格局的影响[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5.

15、张廷山,杨巍.晚二叠世生物礁系统演化与动荡的海洋环境[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5.

16、舒兵,张廷山,杨巍,杜翔.晚二叠世大气CO2对古气候的影响[A]. 2015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沉积学与非常规资源论文摘要集[C].2015.

17、杨巍,张廷山,祝海华,杜翔,舒兵.川东北晚二叠世微生物建造对碳酸盐台地生物层及生物礁的贡献[A]. 2015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沉积学与非常规资源论文摘要集[C].2015.

18、Yang W, Zhang T.S, Du X, Shu B. The response to CO2 Concentration change across the terrestrial Permian-Triassic boundary in continental deposition [A].Abstract of the 12th Symposium on Mesozoic Terrestrial Ecosystems[C].2015.

关闭窗口

地 址: 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博士路 版权所有 贵州理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