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图/文 杨巍)2021年4月18日-19日,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在湖北武汉召开中国典型沉积剖面建设暨第21届国际沉积学会野外地质路线遴选会议。本次会议对2019年正式入选深时数字地球计划(DDE)的29条沉积剖面开展了路线建设交流和遴选。贵州理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专任教师杨巍和学校客座教授张廷山老师共同申报的“兴义-关岭地区三叠纪沉积地质及关岭生物群”通过路线检查并获得现场专家一致好评。
兴义-关岭地区位于上扬子板块南缘,毗邻右江盆地,三叠纪处于著名的“S”型碳酸盐台地相变关键位置,保存有华南少有拉丁-卡尼期海相地层序列并产出精美海生爬行动物化石。本路线重点关注三叠纪重大地质历史转折期的生物-沉积过程。路线及剖面建设自2018年底始,在学院领导的关怀下,由学院程国繁教授、毛凯楠副教授等多名教师指导和参与,并获得省科协和学院专业建设经费资助,历经近三年统筹和建设,已经形成了集科研-教学-科普为一体的地质综合考察路线,并基本完成数字化地质路线及剖面。
目前,“兴义-关岭地区三叠纪沉积地质及关岭生物群”野外考察路线正式列入2022年8月第21届国际沉积学大会15条野外考察路线,2021年10月在成都召开的第七届中国沉积学大会也涵盖了该路线,该路线建设及成果彰显了我校资环学院教师在沉积地质方面的科研实力和学术认可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