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杨巍、陈晓翠、邹海俊/图,杨巍/文)为更好的推动我院青年教师围绕地质找矿、生态文明建设、一带一路建设等主题开展学术交流和研讨,促进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高质量发展。2021年4月23日-25日,由学院副院长龙汉生副教授牵头,陈晓翠、毛凯楠、杨涛、杨巍、邹海俊等青年教师参加了在贵阳举办的第五届青年地质大会。

学院部分教师会后合影
龙汉生教授作为铀矿成矿理论与勘查技术的召集人,应邀作了“摩天岭地区花岗岩型铀矿研究进展与主要问题”的主题报告,引发了现场学者热烈的交流和讨论;陈晓翠副教授在新兴战略矿产资源专题中与会议现场分享了“滇西腾冲-梁河地区锡成矿与不成矿花岗岩对比特征”报告,获得会场优秀报告奖;毛凯楠副教授在遥感、无人机、雷达、VR和AR等技术在地质学的应用专题中汇报了“数字地质剖面精细建模的实践与展望”成果认识;杨涛副教授在造山作用与成矿专题分享了“螺旋构造与成矿研究”报告;杨巍副教授在地层韵律、古气候与海洋演化专题汇报了“贵州晚三叠世卡尼期洪泛事件及其沉积-生态响应” 成果认识;邹海俊高级工程师在西南地区特色成矿系统成矿理论专题分享了“楚雄盆地大姚六苴砂岩型铜矿床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报告,以上学术报告均引起了现场学者的关注和讨论。

陈晓翠副教授报告现场

毛凯楠副教授报告现场

杨巍副教授报告现场

邹海俊高级工程师报告现场
本次青年地质大会以“青年地质工作者——防灾减灾排头兵、城市安全主题者”为主题,设置了十个研讨主题,报名参会人员多达1200余人。贵州理工学院作为协办单位,在矿产资源成矿理论研究、油气资源与盆地演化、地质大数据与信息服务、基础地质研究进展等主题充分展示了最新的科研成果及认识,是对我院教师科研能力的极大肯定,激励了我院教师刻苦钻研、努力创新的工作热情,对提升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核心竞争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