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下午,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贵州省西部地区铁矿成矿规律、控矿因素与成矿预测研究”项目组在学院603会议室召开科研项目启动会并签订子项目的目标责任书,资环学院党总支书记刘幼平教授(项目负责人)、院长聂爱国教授、项目组主要成员于宁(高级工程师)、崔滔(博士)、龙汉生(博士)、程国繁(高级工程师)、白朝益(高级工程师)、刘坤(博士)等参加会议。
会上,刘幼平教授首先介绍了该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总体实施方案,并就该项目子课题设置和人员分组等问题进行了详细部署;聂爱国教授结合自身主持科研项目的实际经验,针对项目实施方案的具体开展发表了讨论意见;项目组其他成员也根据各自承担的研究任务,就近期将要开展野外调查和采样工作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最后,各子项目组成员签订了实施目标责任书。
据悉,“贵州省西部地区铁矿成矿规律、控矿因素与成矿预测研究”系贵州省国土资源厅2015年度地勘基金基础性公益性项目,旨在依托“贵州省威宁-水城地区铁多金属矿整装勘查”及区内以往铁矿勘查和研究成果,以贵州六盘水地区的香炉山铁矿为主要研究对象,系统收集研究区地质与铁矿勘查与研究成果,开展野外地质调查和取样测试,研究香炉山式铁矿矿床成因,剖析控矿因素,建立成矿模式,凝练成矿规律,优选成矿远景区,为该类型铁矿的勘查开发工作提供技术性支撑。

刘幼平教授介绍项目情况

聂爱国教授发表讨论意见

项目组成员讨论野外工作方案

项目组成员签订目标责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