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升年轻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利用寒假时间,由有丰富的野外实践经验的老教师对年轻教师进行为期一周的乌当野外实践教学培训工作,野外培训时间2018年1月15日到1月21日,共20名年轻教师参与培训,培训工作由资环学院副院长龙汉生博士总负责,分三组由程国繁、孙士军、陈华三位教师负责培训。
“乌当‘老带新’地质实习培训”是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根据学院教师的组成结构特点和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教学目标而有针对性地提出的一项教学安排,其目的,一是让年轻教师熟悉乌当实习基地的地层单元及构造格架,了解和熟悉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及步骤,为带好乌当地质实习作准备,进一步提高乌当地质填图实习的整体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二是发挥年轻高学历教师的理论优势,进一步发现和深入研究乌当教学区的重大地质问题,深化典型地质现象的理论认识,提升乌当填图教学实习基地基础地质问题的理论研究水平,让理论研究成果反哺教学,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本科人才。

(陈华老师在给第3组老师讲乌当大断层) (孙仕军老师在给第2组老师讲乌当断层带)
实习培训过程中,老师们风雨无阻,完成了小谷农湄潭组地层剖面实测;完成了小谷农至高雁、东风针至高雁、来仙阁至一碗水、东风镇至情人谷等4长地质路线的观察研究;以情人谷路线为例,独立了地质定点和观察描述训练。
通过实习培训,增强了年轻教师对乌当填图地质实习在资源勘查工程(含工灾方向)专业领域重要性的认识;强化了野外地质工作技能的把握尺度;年轻教师普遍表示在今后带填图实习过程中能够做到心中有数,知道怎样去带学生,达到了实习培训的目的。
乌当“老带新”实习培训教学活动也是资源勘查工程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以黄大年精神为引领而开展,通过培训提高年轻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激发高学历教师的创新研究热情,做好教师人才团队建设打下基础。

(程国繁老师在给第1组老师讲一碗水断层泉)
撰稿:程国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