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学校主页  本站首页  学院概况  党团建设  教学科研  招生就业  学生工作  师资队伍  本院展示 
 最新资讯
· 贵州理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老挝丰沙里奔代铜矿探矿工程编录、采样、成果报告编制技术服务项目采购公告    2025/07/01      · 贵州理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老挝丰沙里奔代铜矿探矿工程编录、采样、成果报告编制技术服务项目采购公告    2025/07/01      · 贵州理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老挝丰沙里奔代铜矿物探技术服务项目采购公告    2025/07/01      · 贵州理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老挝丰沙里奔代铜矿物探技术服务项目采购公告    2025/07/01      · 北控水务集团北水教育中心到我院开展交流宣讲    2025/06/24
信息动态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信息动态>>正文
凝聚理工青春力量 服务农村环境治理
2021-08-01 09:00 王卓 

(本网讯图/文 王卓)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落实贵州理工学院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有关要求,7月26日至30日,贵州理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材料与能源工程学院的6名学生,在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王卓老师的带领下,围绕“农村环境治理”为主题,赴六盘水市水城区营盘乡开展了为期5天的暑期“三下乡”调研实践活动。

2021年,是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开局之年,农村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农村环境治理,作为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板块,是直接影响到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的重要推动力量。贵州理工学院学子,积极响应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关于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等系列要求,结合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专业背景,组建实践小分队,紧紧围绕“环境治理情况调研、治理模式挖掘、环保知识宣讲、环境治理对策研究”等四个方面,深入水城区营盘乡高峰村、哈青村和兰花村开展了实践活动。

营盘乡位于水城区南部,面积114.6平方公里,辖6个行政村106个村民组,总人口4732户18986人。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过程中,营盘乡探索实施了“乡村治理诚信积分管理”新模式,将垃圾分类回收等纳入诚信积分管理,成立由第一书记、驻村干部、村干部、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组成的诚信积分评比小组,全面推行“用制度管人、用积分说话”的诚信积分管理“强机制”,让诚信“小积分”推动乡村“大治理”,营盘乡治理水平和乡风文明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

图1:营盘乡科技副乡长李孔虎与实践小队师生合影

实践活动期间,实践小分队赴高峰村、哈青村和兰花村等3个村寨,走村串户,共入户调研30多户。在村委会相关工作人员的介绍下,同学们认真学习参观了“积分兑换超市”,并学习了解了“积分”管理模式的具体办法以及积分兑换标准。据了解:营盘乡在全乡6个村建有“积分兑换超市”,购买了价值14.3万元的生活用品存放于超市。由村组干部对照评分表到群众家中进行加减分评定。每季度累计一次积分,将总得分公示到组,累计积分超过基准分,超过的分值就可以在“积分兑换超市”兑换相应的生活用品,排名靠前的每半年还能得到“星级文明户”表彰。

图2:高峰村副主任顾冬燕带领实践小队参观学习积分兑换超市并详细讲解管理制度

师生们深入村民家中,详细询问了解了村民关于生态环境变化的评价,村民表示,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改善,自己所在的村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道路变得整洁干净,河流清澈,空气质量优良,没有再出现过因垃圾乱倒等导致的空气恶臭,水质污染等问题。

图3:实践小队到村民家中调研

图4:村民街道干净整洁

图5:村民主动参与垃圾分类回收

在调研过程中,师生们询问了村民是否了解“诚信积分管理制度”,经调查发现,约90%以上的村民知道并参与过积分兑换活动,少数村民由于长时间在外打工等因素还未了解参与。师生们为未参与过或不太了解系列政策的村民,作了悉心讲解和宣传,鼓励村民积极参与和主动参与到农村环境治理的队伍中来,村民纷纷表示愿意响应。

此外,师生们还为村民发放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知识手册》,并结合环境工程专业背景,为村民讲解了常用的环保知识,鼓励村民实践绿色生活,绿色农业与养殖,科学环保。

图6:小队发放《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知识手册》

在高峰村,师生们还邂逅了一名光荣在党50年的老党员,并在老党员院子里开展了一次“学习座谈”。老党员周光伦是一名退休老干部,他为年轻一代关心农村发展表示高度认可,并点赞理工学子敢于拼搏,服务基层的精神。师生们纷纷表示备受鼓舞,并且将充分发扬和学习老一辈们的百炼成钢,艰苦奋斗的共产党员精神。

图7:与光荣在党50年老党员周光伦同志合影

走进营盘乡,学习了解农村环境特色治理模式,使理工师生理论上得到了巩固,实践得上到了提高。为期5天的调查研究,让师生们深深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对农村环境治理的高度重视与投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努力和探索。参加完实践调研的学生罗锐说:“从校园走向社会,从课本走向实践是一次深刻的转变,在炎炎夏日,起早贪黑的走访调研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尽管感到辛苦,但是每天都收获满满,通过这一次暑期三下乡的实践活动,让我们亲身感受到了基层工作人员的艰辛,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同时也意识到了专业知识的匮乏。我会认真学习环境工程专业知识,继续发扬理工精神,在未来积极投身到乡村振兴中。”指导教师王卓说:“营盘乡用科学严谨的方法,扎实细心的布局,探索性地推行了农村环境治理的诚信积分管理模式,我们调研发现,各村落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的改善,街道干净整洁,村民主动参与了垃圾分类回收,初步具备了一定的环保意识。但农村环境治理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专业人员指导,政府部门推进,全民积极参与,通过本次实践,希望理工学子能够认识到自身不足,找准发展方向,为将来服务社会,为乡村振兴,为建设家乡,刻苦学习,不懈努力。”

图8:与哈青村村委工作人员合影

关闭窗口

地 址: 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博士路 版权所有 贵州理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