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秦丽丽 何健 图/纪传文)根据《关于开展 2017 年贵州理工学院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贵理工团发〔2017〕28 号)要求,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引导广大青年,在实践中践行真知、砥砺自我、提升素养。2017年8月21日至25日,我院“土木小旋风”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在学院学生支部书记兼辅导员秦丽丽老师带领下来到安顺天龙屯堡调研当地历史地理环境、建筑、服饰、民俗民风等,探寻600年前因军队驻扎屯田而远迁黔中南的南京遗族。
走进历史悠久的屯堡村落,不得不回归专业来谈它的建筑。你会惊讶地发现,坚硬的石头建筑起来了具有军事防御功能的屯堡,聪明的屯堡人因地制宜,把石头的运用发挥到了极至,一个经典的屯堡其实就是对“石头生命”的完整诠释。没有人像屯堡人一样能够对石头有如此之深的认识,屯堡完全是一个石头的世界,大到屯堡外围的城墙和碉堡,小到储存食盐的盐罐,全部都是石头制成的。用当地人的顺口溜说就是:“石头的瓦盖石头的房,石头的街面石头的墙,石头的碾子石头的磨,石头的碓窝石头的缸。”

期间,听当地阿婆介绍,600年前,明太祖朱元璋为加强对西南的统治,在这里垒墙筑堡驻军,如今屯堡村落里还残存着许多垛口和炮台,这深厚的历史背景更为它增添了些许厚重的神秘感。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调研给队员们上了一次生动的历史地理文化课。堡文化自成体系,它既不同于其他的传统汉族文化,又不同于本土的少数民族文化,它是既独立又相对封闭的明代文化遗存。屯堡生活的人在服饰、语言、建筑、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各个方面,遗存着,固守着六百年前的梦,一个神秘的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