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学校党委的统一部署和安排,结合“服务师生 取信于民”的既定要求和任务,我于近期在全校范围内围绕学校发展、教育教学、服务师生等几个方面,开展了调研。经过认真梳理,现将调研情况总结如下:
一、开展调研的简要情况
2016年5月—6月,我分别召集学校有关部门和人员就学科—专业—平台—团队一体化建设、大数据发展、科研工作、迎接学士学位评估、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的工作展开了调研,听取了有关情况的汇报。
二、调研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学校上下“强化服务、提升效能”的意识尚需进一步梳理,围绕科研工作提质增效尚需一定的方式方法。具体表现在电力大数据重点实验室、贵州省“互联网+”产业技术研究院、贵州省大健康医药产业技术研究院、智慧旅游产业研究院尚未真正发挥产学研的作用。
三、行动方案
利用大数据产业快速发展的契机,推进贵州省电力大数据重点实验室、贵州省“互联网+”产业技术研究院、贵州省智慧旅游产业技术研究院、贵州省大健康医药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建设和发展。
(一)推进贵州省电力大数据重点实验室建设
1、项目名称:智能用电网络展示中心,建成贵州省首个智能用电网络展示中心,通过对用电设备实时控制、电动汽车充放电管理、电暖系统智能调节,揭示用户用电行为规律,实现电力需求侧的科学管理,行业企业的节能降耗和能源电力的绿色利用。
2、选址情况:电力大数据重点实验室现有的用电展示中心
3、团队建设:通过引进和自身培养相结合,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加强与企业联系,共同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校根据电力大数据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要求,设置专职科研岗位,给予一定的专职科研编制职数。
4、经费投入:财务预算中为重点实验室安排配套建设资金1000万,支持“复杂电网全过程模/数混合实时仿真中心”、“电力信息物理协同支持平台”、“智能用电网络展示中心”等研究平台的建设,以及实验室装修改造的需要。
5、建设内容:对现有的用电展示中心进行扩展建设,增加智能采集终端数量,覆盖学校行政楼、教学楼、图书馆、学生宿舍等一大批典型用电场所,以增强用电设备调控能力,充分展示智能用电效果,获取更多用电数据,开展电力需求侧的用电优化研究。
6、完成时限:2016年12月31日
7、责任单位:电力大数据重点实验室
责任人:肖迎群、杨仁增、李伟、张良等
(二)推进贵州省“互联网+”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
1、项目名称:数据资源研究开发项目。立足于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创新、产业发展,重点开展信息收集、实用研究、应用型人才培养、促进研究成果转化,把研究院建设成为连接政府、企业、高校、研究院所、资本和互联网+企业的纽带和中枢,采取企业化运作的社会非盈利组织,面向社会开展互联网+大数据相关技术服务。
2、选址情况:工设楼“互联网+”产业研究院
3、团队建设:针对互联网+产业技术研究院与目前研究院人员构成现状(全职工作人员只有副院长1人),设置一定的专职科研岗位,安排一定的专业技术人员具体开展项目研究工作;争取外聘部分工作人员。
4、经费投入:运行经费3万元、引导性质的研究和发展基金100万元。
5、建设内容:办公室桌椅在原仓库搬出,还需购置桌椅、电脑、打印机等办公用品,并配备相应人员,开展政产学研合作。
6、完成时限:2016年12月31日
7、责任单位:“互联网+产业研究院”
责任人:刘珂
(三)推进贵州省智慧旅游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
1、项目推进:基于目前正在开展的遵义市康养旅游综合指数构建项目,进一步扩宽合作渠道,争取以下社会服务项目:沿河县养生旅游专项规划、六盘水市韭菜坪景区总体规划、遵义市旅游创业指引平台建设、遵义市旅游宣传与投资平台建设
2、选址情况:拟安排在工设楼
3、团队建设:配备部分专职研究人员和业务人员,在校内外招聘兼职专业研究人员10名左右。
4、经费投入:除安排3万元的运行经费外,考虑平台建设费用100万元(待论证)。
5、建设内容:办公场地装修及家具、电脑采购;团队组建,并积极开展研究;
6、完成时限:2016年12月31日
7、责任单位:贵州省智慧旅游产业技术研究院
责任人:黄 娅
(四)推进贵州省大健康医药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
1、第一责任人:张振。
2、建设目标:建设成贵州省“开放创新、服务地方、产教融合”的大健康医药产业技术研究院,开展四类工作。一是解读各地政府政策及其提供方案,辅导企业技术升级。二是根据贵州省大健康产业界的需求,从事大健康医药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性技术和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以加速提升企业产业技术水平,增强贵州省企业在市场的整体竞争力。三是采取多种形式向产业推广研究成果和技术。四是与学院联手,为地区培育大健康医药产业技术人才。
3、平台布局:对学校获批的大健康平台进行整合,分为三大板块,一是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政策研判和信息分析的贵州省新医药大健康产业综合服务平台。二是提供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研究平台,包括贵州理工学院食品药品安全研究院、贵州省新医药微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省植物提取物质量评价中心。三是实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贵州省健康智造众创空间。
4、帮助协调解决的问题:第一责任人工作时间保障、场地保障、资金保障、人员保障、经费保障、机制体制保障。
第一责任人工作时间保障:协调帮助增补制药工程学院行政人员,保障学院的教学体系的正常运行,让产研院第一责任人全力以赴开展产业院建设工作;场地保障: 2间办公室(拟选定在工设楼),办公室维修、增补办公用品,用于管理综合办公和企业人员入驻办公;人员保障:一定的专职技术人员(博士学历)和一定数量的管理人员;经费保障:已拨付经费3万元用于建设启动,可以适当提供平台建设经费约100万元(待论证)。
以上事项均在充分调研和论证基础上,按程序提交校长办公会和党委会研究。
2016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