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外国语学院 黄超禹)2025年7月,为了传承红色文化,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外国语学院“重温息烽红途,筑牢信仰根基”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深入贵州省贵阳市息烽县,开展“探寻息烽集中营,传承革命精神”为主题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一、追寻足迹,感悟革命精神
庄严肃穆的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峥嵘岁月。行进中,全体队员整齐列队,庄严敬礼。挺直的脊梁与肃穆的神情,藏着传承红色基因的赤诚,更凝聚着勇担时代使命的决心。团队成员们首先瞻仰了《忠魂曲》群雕——红色石块拼接而成的群雕背对营区,先烈们脸上坚定的神态栩栩如生,仿佛在诉说着他们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而英勇斗争的故事。在烈日的照耀下,四周青松环绕,柏树挺立,宛如革命英烈们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令人肃然起敬。

二、红色研学,凝聚思想共识
参观中,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集中营历史、革命志士斗争事迹及纪念馆在红色文化传承与教育方面的成果。队员们深受触动,纷纷表示:亲临现场使革命历史变得直观而深刻,更深刻体会到今日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参观后,团队进行了座谈交流。成员们结合自身感悟,就“新时代青年如何传承革命精神”展开热烈讨论。外国语学院学生周思宇表示:“这次实践让我明白,传承革命精神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将先烈们的信仰转化为实际行动。作为大学生,我们要在学习和生活中勇担责任,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带队教师罗秋梅总结道:“通过‘三下乡’活动,同学们不仅加深了对革命历史的认识,更在实践中学会了思考与担当。希望他们能将这份感悟带回校园,激励更多青年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

三、铭记历史,赓续红色血脉
此次息烽之行,是一堂“行走的思政课”,这不仅是一次直抵心灵的革命传统教育,更在青年心中深植“不忘历史、砥砺前行”的信念。队员们将以更炽热的热情投身学习与实践,在传承革命精神、践行时代担当的征程中,让青春绽放夺目光彩。
图文:黄超禹
一审:黄超禹
二审:杜玉红
三审:徐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