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留学记】拉曼大学学院游学——市内参观
2019.07.27
今天是我们来到马来西亚第三天,今天的行程主要是参观首都吉隆坡市内的各个著名景点以及博物馆。
印度人是马来西亚的第三大种族,因此在马来西亚也居住了很多的印度教徒,我们首先来到了距离吉隆坡中心约13公里的黑风洞(Batu Caves),而黑风洞则是马来西亚的印度教圣地。拉曼大学的戴老师介绍到,黑风洞建于1891年,洞口金身的佛像便是黑风洞供奉着苏巴玛廉神,该佛像也是除印度外世界上最大的苏巴玛廉神雕像,此外还有成百上千的彩绘神像也放置于洞内。每年1月底到2月初的大宝森节期间,虔诚的印度教徒会背负神像,唱着宗教圣歌游行进入石洞参拜,朝圣者可达30万人左右,如今,黑风洞也演变成了吉隆坡市区内非常著名的景点之一。黑风洞涵盖了几个洞穴,其洞穴主庙的天花板之高度超过 100 米,每个欲抵达此庙者,皆必须攀登拥有 272 梯级的陡峭阶梯,我校一行人也在戴老师的带领下爬上楼梯,进入到洞穴内部进行参观,同行的有部分学习地质勘测、环境工程、土木工程的同学也对该洞的构造以及形成历史提出了不少问题。

我校一行人在黑风洞前合影

拉曼大学学院的戴老师在为大家介绍黑风洞
下一站一行人来到了位于吉隆坡市中心的独立广场(Merdeka Squnre),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之一,它也是马来西亚每年庆祝国庆的地点。独立广场刻画着历史的痕迹,有着全世界最高的旗杆,1957年8月30日午夜英国国旗降下,1957年8月31日马来西亚国旗首次升起,人们便是在独立广场仰望国旗,宣誓了马来西亚的独立。而马来西亚先后被荷兰、英国等国家所占领过,因此在独立广场的一边布满了各色欧式风格的建筑和荷兰式的建筑,而在广场的另外一边,则是古老的阿杜勒萨马德建筑,完全是清真的风格,广场旁边的圣玛丽天主教堂,则是哥德式建筑,此外还有都铎式风格的雪兰莪皇家俱乐部、国立历史博物馆(原渣打银行大厦)和纪念图书馆,吉隆坡火车总站等,让一行人深刻地感受到了当年马来西亚历经风霜的历史。
随后我们来到了位于独立广场旁的吉隆坡城市画廊,该画廊展示着吉隆坡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包括了吉隆坡名字以及地理位置的由来,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演变过程,当今吉隆坡在世界上的地位以及发展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等,透过吉隆坡城市馆里的展品及精雕细琢的马来西亚制作手工艺品,让大家发掘城市里的历史,建筑特色,美食及文化。

我校一行人在城市画廊前合影
下一站我们一行人便来到了吉隆坡的中央市场(中央艺术坊)。中央艺术坊改建自1888年,拥有上百年的历史,前身是吉隆坡的市中心,由马来西亚华人叶业来一手打造而成的旧巴刹,被英国殖民政府拆掉改建,30年前马来西亚政府再度改建为现在的模样,在这里可以看到新旧融合的痕迹,有华人街、马来街和印度街,而在中央艺术坊里也可以随处可见马来西亚的各种特产,如锡矿、香料、水果、坚果、布料等,让我们对马来西亚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吉隆坡中央市场
今天的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了位于吉隆坡市中心的茨厂街,该街道是吉隆坡的唐人街,该街道是吉隆坡市内最富有华人气息的一片老城,虽然只是位于当地的一块小面积的土地之上,但是这里却热闹非凡,特别是春节期间以及其他华人传统节日的时候,这块老街就成了整个城市最热闹的地方。华人自古都很有商业的头脑,在马来西亚的华人同样,在茨厂街主要卖的是来自中国的服饰、布料、中草药等,在街中也不难发现如云吞面、王老吉、烧鸭等中国特色小吃,到了夜晚茨厂街便成了非常有华人特色的夜市一条街,各色的饰品摊、手工艺术品摊、小吃摊等便会随着夜色的降临而出现在街道里。

吉隆坡市区的唐人街-茨厂街
虽然现如今的唐人街不如以前辉煌了,但是唐人街宛如一座非人工所能建造的纪念碑,记载着马来西亚华人创业的艰辛足迹和传奇般的发展经历,而唐人街作为吉隆坡这个多元文化的一部分,让世界上更多的人感受到了灿烂的传统中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