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学院邀请,9月19日,贵州大学农学院龙友华教授一行莅临学院,围绕科学研究、平台建设及人才培养等议题开展系列指导与交流活动,校领导黄名正,学院院长唐维媛、副院长朱国飞、副院长卢永仲及学院教师、研究生代表共同参与。

龙友华以“聚焦特色农业产业,提升科研服务能力”为主题作专题报告。报告中,他紧扣贵州农业发展实际,通过“我们有什么?我们缺什么?我们怎么做?”三个核心问题,系统梳理了贵州十二大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资源优势,深入剖析了产业当前面临的技术瓶颈和产业链短板等难题,并结合前沿研究趋势,指出未来突破的方向在构建“新农科+新工科”协同体系,通过共建平台、共同研发、共育人才等方式,加快传统生产模式转型升级,延伸特色农业产业链,提高产业发展效益。会上,龙友华与现场师生展开热烈互动,针对师生提出的“农产品生产与加工”“山地农业技术适配性”等问题逐一解答,进一步拓宽了师生的研究思路。
随后,在校领导及教师代表的陪同下,龙友华先后参观了学院酝知楼实验室与生产中试线,详细了解实验室仪器设备配置、科研项目开展情况及中试线对农产品产业化的支撑作用;随后前往含光楼了解贵州特色食品功能因子挖掘与功效评价科学家工作站建设情况,并实地查看工作站的科研环境、团队配置及已落地的合作项目。


参观结束后,在含光楼举行座谈交流会。会上,黄名正介绍了科学家工作站的科研团队构成、平台建设成果及未来重点科研方向。龙友华分享了贵州大学农产品质量安全团队在农业科技创新、产学研融合等方面的经验。双方围绕科研项目联合申报、学术成果共享、研究生联合培养等合作方向深入探讨,初步达成多项合作共识,为后续深化校际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次龙友华教授到院指导交流,不仅为学院在服务贵州省特色农业深加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专业指导,还深化了学院与贵州大学学术交流与合作机制,对推动学院学科建设、科研创新及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