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脚步丈量乡土,服务热忱温暖乡邻——学院“助苗兴乡”实践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纪实

为积极响应“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号召,学院团总支积极组织青年学子、共青团员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7月22日至7月28日,“助苗兴乡”社会实践队在林大任老师的带领下,走进遵义市湄潭县复兴镇茅台村,围绕“服务青少年成长,助力基层发展”主题,开展了为期7天的丰富多彩且富有成效的社会实践。五名青年学子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乡村建设,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俯身实干,助力乡村焕新颜

实践队抵达茅台村,迅速融入当地,积极参与“两清两改两治理”专项行动。队员们走进村办公阵地,对村委会的厨房、办公室、书屋等公共区域进行了全面而细致地环境卫生整治。他们清理卫生死角,检查并处理过期物品,整理书籍和物品,营造一个更加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通过这次行动,队员们深刻体会到,维护良好环境是守护家园最朴实的责任,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

爱心护航,共筑安全防护网

教育关怀与安全保障是实践队此行的重点任务。同学们为村内的中小学生提供了耐心细致地课业辅导,用知识的力量传递着希望与梦想。同时,他们还积极履行安全守护职责,利用辅导间隙向孩子们宣讲防溺水与交通安全知识,并组织巡河行动。大家沿村域河道巡查,及时劝阻未成年人私自下水行为,向沿途村民和孩子反复强调暑期防溺水的重要性,有效增强了村民尤其是青少年的安全自护意识,为孩子们构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假期安全屏障。

扎根乡土,共绘振兴蓝图

实践队还深入田间地头,他们走进茶园,帮助茶农采摘茶青;在村茶厂帮助村民包装茶叶。此外,同学们还心系民生,走访了村内的老人和贫困户家庭,张贴返贫监测政策“明白纸”,俯身倾听他们的生活状况与需求,详细记录困难并及时反馈给村委会,搭建起村民与基层组织沟通的桥梁。这些质朴的交流让队员们真切感受到了乡村的温度与振兴的希望,也更加坚定了他们服务乡村、助力振兴的决心。

精神洗礼,传承红色基因

在复兴镇烈士陵园,实践队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红色教育。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仔细阅读陵园墙上镌刻的英勇事迹,这些故事深深震撼了他们的心灵。在此,同学们举行了简洁而深情的祭扫仪式,分享先烈故事,缅怀革命先烈。队员陈磊思表示:“和平来之不易,是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作为新时代青年,要传承红色基因,守护这份安宁,担当起时代赋予的使命”。

短暂的实践时光充实而有意义,得到了老百姓及乡镇干部的一致赞许,村民何波说到:“十分感谢同学们的辛苦付出,帮助我们村里做了很多事情……”,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次社会实践收获颇丰,队员肖剑表示:“这份来自乡土的历练,将成为我们宝贵的青春财富,激励我们在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道路上坚定前行,贡献我们的青春力量”。队员陈磊思说到:“这次社会实践十分有意义,用真诚服务温暖乡邻,用青春汗水浇灌乡土,在躬身实践中体悟到‘脚下沾泥、手里做事’是最踏实地成长”。此次暑期社会实践,队员们通过走进乡村,在实践中学思践悟,锤炼了意志品质,提升了自身能力。他们带着对乡村的深情与责任而来,满载着成长与收获而归。这份经历会持续激励着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继续书写属于新时代青年的奉献篇章。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博士路贵州理工学院酝知楼
邮编:550025    邮箱:752461628@qq.com
电话:0851-88126778